[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齿轮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2220.5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庭;李瑞东;武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1 | 分类号: | F16H57/01;F16H57/02;F16H57/025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1 | 代理人: | 黄飞隆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检 功能 齿轮 变速箱 | ||
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齿轮变速箱,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表面中间为变速器固定区域,所述基座上对应变速器输入轴伸出段端部的位置固定设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上固定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装配有联轴机构。所述基座上对应变速器输入轴伸出段颈部和变速器输出轴伸出段颈部的位置移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底部设有主动吸附块。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对应变速器内齿轮面的齿轮检测组件。所述齿轮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输入轴齿轮面检测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齿轮面检测部。本发明能够快速检测变速器内齿轮,若箱内齿轮出现磨损等情况,也能快速对磨损齿轮进行锁定,方便后续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齿轮变速箱。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汽车的三大件之一,在汽车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能否高效、平顺的输出,同时也会影响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等诸多方面。目前变速器的主要分类为MT、AT、AMT、DCT或DSG、CVT。MT是手动变速器,也称手动挡。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踩下离合时,方可拨得动变速杆。AT是普通自动变速器,这种变速器应用最广泛,它就是通过自动切换不同的行星齿轮来改变输出比。CVT即无级变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改变传动齿轮的大小。DCT或DSG就是双离合变速器,有两组离合器系统轮流工作。AMT是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在手动变速器变速器(MT)的原有基础上加装了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以此改变原来的手动操作系统。
但随着变速器的结构日益复杂,变速器内部件的检测也日益繁琐。如何快速检测变速器内的部件尤其是齿轮是否存在磨损等情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齿轮变速箱,能够快速检测变速器内齿轮,若箱内齿轮出现磨损等情况,能快速对磨损齿轮进行锁定,方便后续的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齿轮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其中:所述变速箱上设有快速检测装置,所述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表面中间为变速器固定区域,所述基座上对应变速器输入轴伸出段端部的位置固定设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上固定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装配有联轴机构。所述基座上对应变速器输入轴伸出段颈部和变速器输出轴伸出段颈部的位置移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底部设有主动吸附块。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对应变速器内齿轮面的齿轮检测组件。所述齿轮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输入轴齿轮面检测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齿轮面检测部。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上表面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基板下表面对应下基板下凹槽的位置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配合形成通道。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凹槽的上表面设有对称分布的滑轮轨道。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基板上表面远离变速器固定区域的位置设有显示组件,所述检测机构和齿轮检测组件的信号传输到显示组件进行计算和显示,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检测组件的连接板穿过所述基座上的通道,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对称分布的滑轮,对应下基板下凹槽内设置的滑轮轨道,使得齿轮检测组件能够根据变速器的不同型号尺寸进行调整,扩展了设备的适用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轴齿轮面检测部和输出轴齿轮面检测部包括安装柱、调节杆、吸附盘和噪音检测模块;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柱的顶部,所述吸附盘转动连接在调节杆的顶部,所述噪音检测模块固定装配在吸附盘的中间,利用吸附盘将噪音检测模块固定在变速器壳体表面,且利用吸附盘屏蔽其他声音的特点避免其他噪音对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夏厦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2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