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牦牛角的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2769.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褚敏;吴晓云;席斌;阎萍;熊琳;梁春年;郭宪;裴杰;包鹏甲;喇永富;马晓明;郭天芬;武甫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41/02;B24B41/04;B24B45/00;B24B55/1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牦牛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牦牛角的打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基板,基板与旋转轴相互垂直,基板上固定有砂轮,砂轮包括与基板固定连接的金属环,金属环的外侧安装有砂轮片,金属环的径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砂轮片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螺栓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旋转轴内设置有负压腔,旋转轴的自由端滑动安装有滑环,滑环上连接有与负压腔相连通的负压管,金属环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负压腔相连通的第一负压孔,砂轮片上设置有与第一负压孔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第二负压孔。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了噪音污染,减少了对于精细打磨作业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牦牛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牦牛角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牦牛角是一种制作高档工艺品的原料。在对牦牛角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打磨抛光是一项重要的工序。由于牦牛角除了可以制作工艺品外,其还是名贵的中药材,所以在打磨抛光的过程中产生的牦牛角粉末如何充分的回收,成为了本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外置式大流量负压吸取的方式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末进行收集,这种方式噪音大,而且对于大流量气流对于打磨过程的精细作业会产生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牦牛角的打磨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了噪音污染,减少了对于精细打磨作业的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牦牛角的打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基板,基板与旋转轴相互垂直,基板上固定有砂轮,砂轮包括与基板固定连接的金属环,金属环的外侧安装有砂轮片,金属环的径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砂轮片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螺栓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旋转轴内设置有负压腔,旋转轴的自由端滑动安装有滑环,滑环上连接有与负压腔相连通的负压管,金属环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负压腔相连通的第一负压孔,砂轮片上设置有与第一负压孔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第二负压孔,第二负压孔的外侧端位于砂轮片的摩擦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内设置有与负压腔连通的空腔,基板上设置有内螺纹部,金属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部,金属环通过外螺纹部和内螺纹部的配合固定在基板上,第一负压孔与空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砂轮片的摩擦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凹槽,轴向凹槽与相邻的第二负压孔之间通过径向凹槽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砂轮片背向基板的一侧固定有副砂轮片。
作为优选,所述副砂轮片的摩擦面设置为斜面,斜面表面设置有与轴向凹槽相连通的副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负压孔与第二负压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砂轮上设置用于负压收集的第二负压孔,实现对牦牛角粉末的精确收集。由于砂轮上设置了负压收集机构,为了便于砂轮的拆装更换,本发明又对砂轮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首先砂轮采用分离式的砂轮片和金属环,通过螺栓可进行快速拆装。砂轮采用螺纹旋接的方式与基板连接,不仅便于砂轮的拆装,更重要的是这一旋接方式操作简便,无需专门的对准操作便可以保证负压通路连接的密封性。通过设置副砂轮片,可以实现对牦牛角进行初步打磨和精细打磨的无缝切换。砂轮片的摩擦面上设置的凹槽可以对打磨部位产生的粉末进行有效的导流和收集,保证小流量的负压气流对粉末进行有效的收集。密封垫不仅可以保证第一负压孔与第二负压孔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更重要的是在砂轮片和金属环之间形成缓冲层,避免在打磨过程中砂轮片和金属环这两种不同材质的零件产生刚性挤压和摩擦,有效保护了砂轮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砂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砂轮片摩擦面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2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