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架边梁、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3037.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7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庆;孙维光;张泽云;于洋洋;田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B61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带娣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架 结构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架边梁、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所述底架边梁为一体式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第一层型腔、第二层型腔、第三层型腔和第四层型腔,所述第一层型腔的顶部设有用于与车体侧墙插接焊接的型材插接结构;所述第二层型腔的内侧面在上边缘处形成有开口朝向车体内侧的型材搭接结构;所述第三层型腔具有两个并排的口型型腔,所述口型型腔的底部横向壁进行增厚,以用于形成车下设备、抗蛇行减振器、车下设备舱的安装以及转向架与车体连接的平面结构。该底架边梁可以满足国内外不同车辆限界对车体结构外轮廓的限制要求,可灵活匹配不同车辆宽度的车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轨道车辆的底架边梁。本发明还涉及设有所述底架边梁的底架结构,和设有所述底架结构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国际化的发展,中国的动车组出口和对国外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动车组具有快速、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特点。但是,各国对轨道车辆的限界要求各有不同,出口动车组在中国动车组技术平台研发的基础上,需要满足国外各种车辆限界的要求。动车组的编组型式、车辆断面、车辆动态包络线、车体结构、车辆定距、转向架安装、车下大型设备安装等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
底架作为车体的关键部件,边梁又是底架的重要主体结构之一,承担着车体结构强度、转向架与车体连接、车下设备安装的作用。边梁和具有其的底架结构是车辆满足限界要求和车体强度的重要因素。
现有的CR300AF、CR400AF、CRH2A、CRH380A等动车组受转向架和车下设备安装空间和结构需求,车辆宽度均较大,无法满足欧洲等国外限界的要求。特别是国外线路存在多种接触网电源制式,动车组车辆的高压设备需采用双流制或三流制结构,设备外形尺寸特别大、重量特别重,窄车体又存在车下设备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请参考图1、图2,图1为一种既有动车组抗蛇行减振器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一种既有动车组转向架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所示,既有抗蛇行减振器座2′需焊接在动车组车体内侧,底架1′需要进行焊接作业,会存在焊接应力,底架安装区域的疲劳强度相对较低,而且,底架1′宽度受车辆限界约束,转向架3′的安装区域限制在两个边梁的内侧,如果受车辆限界约束的底架宽度尺寸相对较小,转向架3′自身结构最小宽度尺寸受限制的情况下,转向架3′的安装空间无法保证,难以满足转向架3′和车体的安装。
为满足国内外不同车辆限界的要求,及较大设备安装空间和结构的需求,车体结构对底架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架边梁。该底架边梁可以满足国内外不同车辆限界对车体结构外轮廓的限制要求,可灵活匹配不同车辆宽度的车体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底架边梁的底架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底架结构的轨道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底架边梁,为一体式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型腔、第二层型腔、第三层型腔和第四层型腔,所述第一层型腔的顶部设有用于与车体侧墙插接焊接的型材插接结构;所述第二层型腔的内侧面在上边缘处形成有开口朝向车体内侧的型材搭接结构;所述第三层型腔的底部横向壁为增厚的型腔壁,以用于在局部去除所述第四层型腔后形成平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型腔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层型腔、第三层型腔、第四层型腔的外侧面处于同一型面,所述第一层型腔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层型腔、第三层型腔、第四层型腔的宽度,所述第一层型腔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层型腔、第三层型腔、第四层型腔的内侧面形成台阶部位。
优选地,所述第四层型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车下设备舱螺栓吊挂安装的内嵌式滑槽,所述第四层型腔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底架横梁搭接焊接的内侧搭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3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