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温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4787.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阮凯洁;胡国标;吴吉乐;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06;C08L101/00;C08K3/36;C08K3/26;C08K7/20;C08K13/04;C08J5/18;C08J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怡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6 | 代理人: | 牟俊玲 |
地址: | 2015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温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技术领域。它包括基膜,基膜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剂层,基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 100~150份、聚乙烯60~80份、二氧化硅30~40份、纳米碳酸钙12~20份、玻璃微珠6~12份、COFs 1~3份、流平剂1~3份、偶联剂5~10份、分散剂1~3份。本发明通过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玻璃微珠和COFs的添加可以有效地提高PET膜的耐高温性能,在150~180摄氏度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不热变形,同时COFs可以提高PET膜的稳定性和强度,以弥补其他辅料添加而造成的强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温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ET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温下透湿率下降。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广泛用于玻璃钢行业、建材行业、印刷行业、医药卫生等行业,因其综合性能优良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聚酯薄膜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同的用途,不同用途的聚酯薄膜对原料和添加剂的要求以及加工工艺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现有的PET聚酯膜其耐高温性能还是不佳,导致在某些领域应用不够理想,如在150~180摄氏度的高温区域,PET膜会产生收缩、变形,松弛率高,并且在生产和加工时,稍有不慎便会出现纵向拉伸或横向拉伸时出现条纹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耐温膜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PET聚酯膜耐高温性能不佳,会产生收缩、变形,松弛率高,并且在生产和加工时,稍有不慎便会出现纵向拉伸或横向拉伸时出现条纹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耐温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剂层,所述基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 100~150份、聚乙烯60~80份、二氧化硅30~40份、纳米碳酸钙12~20份、玻璃微珠6~12份、COFs 1~3份、流平剂1~3份、偶联剂5~10份、分散剂1~3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开口剂层包括有机开口剂和无机开口剂,且两者的质量比为(1~5):(20~60),所述有机开口剂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石蜡油和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开口剂为二氧化硅。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基膜中的二氧化硅粒径为40~50纳米,所述开口剂层中的二氧化硅粒径为10~20纳米。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流平剂为含氟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偶联剂为白矿物油、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丁二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分散剂为聚氧化乙烯或低粘度甲基硅油。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基膜与两个开口剂层的厚度比为:80%:10%:10%。
一种高耐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筛、配料,将基膜配方中的原料和开口剂层配方中的原料分别进行分筛配料;
步骤二:挤出、铸片,将配好的基膜配方原料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后放入铸片系统中进行铸片;
步骤三:涂布、固化,将配好的开口剂层配方原料制成溶液,其中溶剂占比30%~50%,将制得的溶液涂布在铸片的两侧,涂布后将铸片放入真空烘箱中以70~80摄氏度固化1~1.5小时;
步骤四:拉伸、牵引、收卷,将涂布固化完成后的铸片进行拉伸,先纵向拉伸,再进行横向拉伸,拉伸过程中对上下面进行喷雾,喷雾的温度为40~60摄氏度,拉伸完毕后制得薄膜,热风吹干后通过牵引机进行收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邦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4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