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H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5583.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芬;李友婧;杨莹;丁为民;郑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脱臭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H2S的木质素炭膜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碱木质素高温碳化为碱木质素炭;随后将碱木质素炭、水、聚乙烯醇、甘油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制膜液;最后利用溶液浇铸法将制膜液浇铸到培养皿上烘干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木质素炭膜能吸附H2S且效果良好,膜的原料为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和水,制备成本低,同时为木质素的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适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臭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H2S的木质素炭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中排放的恶臭气体种类较多,已成为环保投诉案的焦点。
H2S是恶臭气体中的主要成分,针对恶臭污染治理,吸附法因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等特点应用比较广泛。
现阶段恶臭物质吸附使用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炭等颗粒状材料,这类材料使用过程中因气流的冲击,易出现破碎情况,使吸附塔填充床气阻加大,影响正常工业生产。
此外,吸附塔的填充床多用于有组织排放恶臭气体的处理,而对于无组织源排放的污染物,即生产设备或管道接口处溢散的恶臭气体却无法进行有效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研发新型的恶臭吸附材料。膜状材料可以层叠堆积使用,避免颗粒状填料的破碎问题,也可覆于管道接口、设备连接处或悬挂于生产车间,以处理生产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但目前膜材料在恶臭治理领域研究很少。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原材料的不断消耗,寻求绿色可持续资源迫在眉睫。
木质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机聚合物,来源广泛,如能将其从传统的低值应用转化为功能材料,对缓解环境污染以及化石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木质素具有含碳量高、热稳定性强、可生物降解性、抗氧化活性和良好的刚度等多种优良性能,将木质素高温炭化得到木质素炭,进一步加工后制成的炭膜具有耐高温、理想的渗透性、分离性和吸附性能等优良特质。
但制备的炭膜较脆、易碎,无法作为结构支撑体,导致其在大规模膜组件中的应用及功能化方面的研究受到了限制。
关于碱木质素制备材料的研究较多,但针对H2S吸附的木质素炭及膜材料鲜有研究开发,以下给出部分文献作为参考。
中国专利201710154798.9
中国专利200810038938.7
中国专利202010100154.3
Studies on mechanical and biodegradabilityproperties of PVA/ligninblend films. 2015,73(1),18–24.
Novel lignin-chitosan-PVA composite hydrogel for wound dressing.2019,C,110002, doi:10.1016/j.msec.2019.110002.
陈国利,PVA/木质素磺酸钠共混膜制备及CO2分离性能.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颗粒状材料使用和工业化应用的缺陷,并寻求木质素的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碱木质素为原料,加入聚乙烯醇、甘油等物质制备制膜液,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木质素炭膜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木质素炭膜脱臭效果好,实现了木质素的高值资源化利用,适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5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植磨毛机
- 下一篇:综合管廊内狭小空间内大型管道运输工具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