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方法及作业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6452.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褚;郑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B60R16/02;E2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志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限位 断裂 损坏 功能 底盘 方法 作业 机械 | ||
1.一种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架、左行走架、右行走架、限位件、驱动机构和安全电路;
所述左行走架和所述右行走架分别与所述主车架连接,并通过多个所述限位件实现与所述主车架之间的定位;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车架,用于实现所述左行走架和所述右行走架的伸出和缩回;
所述安全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限位件连接,用于向所述驱动机构反馈所述限位件的状态;
其中,任一所述限位件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安全电路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处于断路状态,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执行电路断开;
所述安全电路包括:电源、电压信号反相器、第一场效应管和开关;
多个所述开关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件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开关闭合,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执行电路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还包括:第一栅极、源极和漏极;
当所述第一栅极有电压信号输入时,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导通;
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接入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电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串联设置;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包括形成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输入端的第二栅极;
其中,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并联后的多个所述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开关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的数量为四个。
6.一种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的控制方法,包括:限位件、开关、驱动机构、第一场效应管和电压信号反相器;所述开关与所述限位件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开关并联后与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输入端的电压信号并进行判断;
若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到输入的电压信号,则判定至少一个所述限位件处于限位状态,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出端无电压信号输出,所述驱动机构保持初始状态;
若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入端未接收到输入的电压信号,则判定全部所述限位件均处于拔出状态,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出端向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输出电压信号,所述驱动机构从初始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到输入的电压信号,则判定至少一个所述限位件处于限位状态,所述电压信号反相器的输出端无电压信号输出,所述驱动机构保持初始状态的步骤中,具体还包括:
观察与开关对应并串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根据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判断处于限位状态的所述限位件;
若所述发光二极管处于发光状态,则判定与所述开关对应的所述限位件处于限位状态;
若所述发光二极管处于不发光状态,则判定与所述开关对应的所述限位件处于拔出状态。
8.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或者底盘工作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防限位件断裂损坏功能的底盘的控制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与所述安全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安全电路反馈的限位状态控制作业机械的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4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