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方法、显示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6454.7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高祺;丁英杰;简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G06N3/04;G06N3/08;G01S17/931;G01S17/86;G01S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邵泳城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方法 显示装置 车辆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显示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处理所述输出数据以获取待识别物体模型;对比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与预设物体模型以获取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显示所述预设物体模型或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比待识别物体模型与预设物体模型,进而可显示预设物体模型或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能够提前暴露更多道路行驶风险,保证了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方法、显示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驾驶场景下通过传感器识别路况和路障能力有限,不能通过识别信息精准反馈出行驶风险,通常存在误识别或不识别的场景。由于硬件以及软件能力的有限,不能保证对行驶过程中的各类事物进行准确的识别,因此不能提前暴露道路行驶风险,无法保证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方法、显示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处理所述输出数据以获取待识别物体模型;对比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与预设物体模型以获取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显示所述预设物体模型或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通过对比待识别物体模型与预设物体模型,进而可显示预设物体模型或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能够提前暴露更多道路行驶风险,保证了行车安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结果包括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和所述相似度不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显示所述预设物体模型或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包括:在所述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显示所述预设物体模型;在所述相似度不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显示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相似度不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显示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包括:在所述相似度不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生成所述通用模型并显示所述通用模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传感器的精度与所述车辆传感器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显示方法包括:在当前采样周期获取到的当前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而上一采样周期获取到的上一相似度不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将在上一采样周期所显示的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更新为所述预设物体模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传感器的精度与所述车辆传感器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所述预设物体模开型包括第一预设物体模型和第二预设物体模型,所述显示方法包括:在当前采样周期获取到的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与所述第二预设物体模型的当前相似度大于上一采样周期获取到的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与所述第一预设物体的上一相似度,并且上一采样周期获取到的上一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的情况下,将在上一采样周期所显示的所述第一预设物体模型更新为所述第二预设物体模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相似度为7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用于车辆,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对比模块和显示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输出数据以获取待识别物体模型,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与预设物体模型以获取对比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预设物体模型或所述待识别物体模型的通用模型。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