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厨余垃圾协同湿式与干式厌氧消化处理系统与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7011.X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邹锦林;何品晶;吕凡;章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协同 干式厌氧 消化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厨余垃圾协同湿式与干式厌氧消化处理系统与处理方法。包括厨余垃圾接料斗、粗破碎机、磁选机、星盘筛、变径螺旋挤压装置、螺压脱水机、除砂机、除杂分离机、油水分离装置、湿式厌氧发酵罐和干式厌氧发酵罐,其中的油水分离装置根据物料含油实际情况选配。本发明可省略传统预处理环节的制浆工段,极大地降低了制浆环节带来的设备磨损、由浆液含固率高导致的砂石分离难和制浆设备通量小等问题,充分发挥湿式厌氧处理吃细粮和干式厌氧吃粗粮的协同优势,并结合物料含油情况,可选择性的增加除油预处理工段,具有分选效率高、设备磨损低、有机质利用率高、过程无需额外加水、污水产量低、节约用地等一系列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源分类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协同湿式与干式厌氧消化处理系统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源分类厨余垃圾,包括家庭分类的厨余垃圾、果蔬垃圾、菜市场垃圾。由于垃圾分类机制在我国推广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垃圾分类水平参差不齐,以上海为代表的垃圾分类制度下,厨余垃圾分类水平相对较高,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具有含水率高、含油率高、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但即便如此,厨余垃圾中仍含有部分干扰物,例如;塑料袋、包装盒、骨头、贝壳等不可降解干扰物。
国内在选择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工艺时,基本以单一的湿式厌氧消化或干式厌氧消化为主。然而,厨余垃圾湿式厌氧消化往往面临制浆难题,大量纤维类有机物无法被磨碎,从而导致制浆设备磨损大、处理效率低等问题。而制浆后的浆液由于含固率高,砂石无法有效去除,往往需要添加大量稀释水予以去除,并需满足湿式厌氧进料含固率要求。为避免上述问题,目前国内厨余垃圾基本以挤压脱水预处理为主,从而导致整个系统有机质损失严重;而分类较好的厨余垃圾含水率往往较高,干式厌氧消化虽然可省去预处理制浆环节,但较高的含水率会导致厌氧罐内分层,无法实现正常的进出料。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实现高效分选厨余垃圾干扰物的同时,满足后续厌氧处理环节的需求,是厨余垃圾预处理环节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国内源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含水率高、含油率高、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而以单一的湿式厌氧消化或干式厌氧消化为主的处理方式存在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协同湿式与干式厌氧消化处理系统与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协同湿式与干式厌氧消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厨余垃圾接料斗接收厨余垃圾,并将厨余垃圾中的游离水分离,游离水被沥至沥水箱中,通过输送泵送至除砂机,固相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送至粗破碎机,
粗破碎机对固相物料进行粗破碎,粗破碎的物料经磁选机的磁选去除金属后,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被送至星盘筛,
星盘筛进行物料的筛选分离,筛上物送至变径螺旋挤压装置,星盘筛筛下物进入螺压脱水机,
变径螺旋挤压装置对筛上物进行挤压,挤压液相进入除砂机,挤压固相可根据有机质含量情况选择堆肥利用或直接作为残渣外运;
螺压脱水机对星盘筛筛下物脱水,脱水后有机固相进入干式厌氧发酵罐,脱水后的液相进入除砂机;
除砂机接收沥水箱中的游离水以及螺压脱水机脱水后的液相,用于将蛋壳、骨头、砂石类的重物质去除,除砂后的液相进入除杂分离机,
除杂分离机用于接收除砂后的液相,并对其进行除杂分离,除杂分离机分离液相进入湿式厌氧发酵罐,除杂分离机分离的固相进入干式厌氧发酵罐,
湿式厌氧发酵罐针对湿物料进行厌氧发酵,
干式厌氧发酵罐对螺压脱水机脱水后有机固相以及除杂分离机分离的固相进行干式厌氧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