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7155.5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峰;王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峰 |
主分类号: | F16D33/04 | 分类号: | F16D33/04;F16D33/20;F16D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变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变速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导流件,且在该壳体内部充有油液;输入轴,包括位于壳体外侧的第一输入段,和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二输入段,第二输入段的外周圆周均布有多个叶片;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同心不同轴设置,该输出轴包括位于壳体外侧的第一输出段和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二输出段,第二输出段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离心叶轮;壳体内部形成离心腔,位于该离心腔内的油液沿离心叶轮的径向方向双向流动;叶片通过安装座安装在输入轴上,多个安装座与一角度调节机构连接,该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带动安装座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叶片的角度,来改变输出轴的转向以及转速,实现变速器的无极调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变速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由于传动变速箱过于笨重,故而大都放弃变速箱,采用单级变速,只能通过高转速来实现高动力输出。但电动机低速大扭矩的特点未得到充分使用,高速高能耗的特点始终未优化,两者没有得到很好的平衡,从而造成部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变速器,其可以通过调节输入轴上的叶片的安装角度,以液压流体为动力传递载体,实现传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变速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导流件,且在该壳体内部充有油液;输入轴,该输入轴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第一输入段,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输入段,所述第一输入段用于与第一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段的外周圆周均布有多个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形成叶片通道;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同心不同轴设置,该输出轴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第一输出段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输出段,所述第二输出段的外周固定套设有离心叶轮;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离心腔,所述离心叶轮与所述叶片将所述离心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内油液腔和外油液腔,所述内油液腔由所述离心叶轮与所述叶片围合形成的空间限定,位于该离心腔内的油液沿所述离心叶轮的径向方向双向流动,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内油液腔内,且所述导流件的内周靠近所述叶片的外缘,所述导流件的外周靠近所述离心叶轮的外圈;所述叶片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输入轴上,多个所述安装座与一角度调节机构连接,该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带动所述安装座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
本发明中,输入轴转动,可以带动叶片转动,使得壳体内的油液发生流动,而角度调节机构可以用于带动安装座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改变叶片自身的角度,进而改变叶片施加在油液上的作用力方向。当叶片施加在油液上作用力使得外油液腔的油液经叶片通道流入内油液腔时,油液沿离心叶轮的径向方向从内油液腔流出至外油液腔,油液会推动离心叶轮正向转动,进而带动输出轴正向转动;当叶片施加在油液上作用力使得内油液腔内的油液经叶片通道流出至外油液腔时,油液沿离心叶轮的径向方向从外油液腔流入至内油液腔,油液会推动离心叶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输出轴反向转动;此外,叶片的角度会影响叶片对油液施加的作用力的大小,进而改变油液的流动速度,最终使得离心叶轮的转速可调。由此可见,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叶片的角度,来改变输出轴的转向以及转速,实现变速器的无极调速。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多个转动件,多个所述转动件与多个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且该转动件的顶部与相应的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的底部偏离其轴线方向设置有拨块;在所述输入轴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的端部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滑杆,该滑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周向布置的滑槽,该滑槽的宽度与所述拨块的外周尺寸适配,多个所述拨块活动插接在该滑槽内,所述滑杆的第二端与一驱动机构连接,该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滑杆沿其长度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件适配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当驱动机构带动滑杆作直线运动时,拨块会在滑槽的带动下相对于转动件的轴线转动,进而实现叶片的角度调节,而各叶片对应的拨块均活动连接在同一个滑槽内,则各个叶片可以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所述滑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且在该滑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蜗杆适配的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峰,未经王世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