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7563.0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肖称茂;郭锷明;任建国;贺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鼎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0;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钱娴静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西田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聚集体,所述聚集体包括活性物质和碳材料,其中,所述聚集体的孔隙率≤10%,所述聚集体的耐压硬度≥10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4)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聚集体密度满足以下关系:(p1-p2)/p2≤5%,其中p1为聚集体的测试密度,p2为聚集体的平均密度,所述p2为聚集体中各组分在聚集体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各组分的理论密度的值的总和;
(2)所述活性物质包括Li、Na、K、Sn、Ge、Si、Fe、Mg、SiO、Ti、Zn、Al、P及Cu中的至少一种;
(3)所述活性物质与所述碳材料的质量比为(30~70):(10~70);
(4)所述碳材料包括无定形碳、结晶碳、硬碳、软碳及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7)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聚集体还包括金属氧化物;
(2)所述金属氧化物分布于所述活性物质中,所述活性物质和所述金属氧化物之间填充有所述碳材料;
(3)所述活性物质与所述金属氧化物之间具有孔隙,所述孔隙中填充有所述碳材料;
(4)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化学通式为MxOy,0.2≤y/x≤3,其中,M包括Sn、Ge、Si、Fe、Cu、Ti、Na、Mg、Al、Ca及Zn中的至少一种;
(5)所述活性物质、所述金属氧化物以及所述碳材料的质量比为(30~70):(1~20):(10~70);
(6)所述金属氧化物呈片状和/或长条状;
(7)所述金属氧化物的长径比值大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6)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聚集体还包括导电增强剂;
(2)所述导电增强剂包括合金材料及导电碳中的至少一种;
(3)所述导电增强剂的电导率为100S/m~108S/m;
(4)所述导电增强剂呈片状和/或长条状;
(5)所述导电增强剂与所述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0.1~10):100;
(6)所述导电增强剂的长径比为2~50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6)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为1nm至500nm;
(2)所述负极材料还包括包覆所述聚集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的碳层;
(3)所述碳层的材料包括无定形碳;
(4)所述碳层的厚度为10nm至1500nm;
(5)所述负极材料的中值粒径为0.5μm~30μm;
(6)所述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10m2/g。
6.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活性物质、第一碳源和溶剂混合后制备前驱体;及
对所述前驱体进行密实化处理得到聚集体,所述聚集体的孔隙率≤10%且耐压硬度≥1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鼎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鼎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5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锁电路
- 下一篇:旋转式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换档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