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加气站积液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7799.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燃气集团交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E03F5/22;E03F5/14;E03F7/00;F04D13/08;F04D15/00;F04D29/42;F04D29/44;F04D29/7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胡菀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加气站 积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加气站积液池装置,以解决LNG加气站工艺管沟和防护堤内积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管沟积液池、防护堤积液池、泵组、排水管路、附加管路、控制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管沟积液池和防护堤积液池内的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泵组包括双输出轴防爆电机、第一离合器、潜液泵、第二离合器、管道泵,潜液泵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双输出轴电机的下输出轴连接,管道泵通过第二离合器与双输出轴电机的上输出轴连接,潜液泵设置在防护堤积液池底部。附加管路包括设置在管道泵出口与管沟积液池之间的循环管、设置在潜液泵出口和管道泵入口之间的注水管、管道泵互锁电磁阀组、潜液泵互锁电磁阀组、压力传感器、管道泵进水管入口处的单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加气站积液池装置。
背景技术
LNG加气站属于易燃、易爆、超低温场所,站内天然气管道运行温度达-162℃,由于站内防护堤为露天敞开设计,工艺管沟为半封闭设计,遇雨水、积雪、地表地下渗水将造成防护堤和工艺管沟内积水难以及时排出,从而导致管道保冷失效,造成运行安全隐患。因此,LNG加气站工艺管沟和防护堤内积水排出已成为LNG加气站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NG加气站工艺管沟和防护堤内积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LNG加气站积液池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NG加气站积液池装置,包括管沟积液池、防护堤积液池、泵组、排水管路、控制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管沟积液池和防护堤积液池内的液位传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
还包括附加管路和温度监测单元;
所述泵组包括双输出轴防爆电机、第一离合器、潜液泵、第二离合器、管道泵;所述潜液泵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双输出轴防爆电机的下输出轴连接;所述管道泵通过第二离合器与双输出轴防爆电机的上输出轴连接;所述潜液泵设置在防护堤积液池底部;
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总排水管、设置在管道泵入口和管沟积液池之间的管道泵进水管、设置在管道泵出口和总排水管之间的管道泵排水管、设置在潜液泵出口和总排水管之间的潜液泵排水管;
所述附加管路包括设置在管道泵出口与管沟积液池之间的循环管、设置在潜液泵出口和管道泵入口之间的注水管、互锁设置在管道泵出口与循环管入口之间以及管道泵出口与管道泵排水管入口之间的管道泵互锁电磁阀组、互锁设置在潜液泵出口与注水管入口之间以及潜液泵出口与潜液泵排水管入口之间的潜液泵互锁电磁阀组、设置在注水管最高处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管道泵进水管入口处的单向阀;
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沟积液池和防护堤积液池内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双输出轴防爆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管道泵互锁电磁阀组以及潜液泵互锁电磁阀组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防护堤积液池内且包裹潜液泵的潜液泵保护罩,所述潜液泵保护罩下部设置有多个保护罩进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双输出轴防爆电机固定在潜液泵保护罩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双输出轴防爆电机为变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泵进水管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沟积液池和防护堤积液池上方的燃气报警单元,用于探测燃气浓度并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泵排水管以及潜液泵排水管的管径均小于总排水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潜液泵、第一离合器与双输出轴防爆电机的下输出轴之间均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管道泵、第二离合器与双输出轴防爆电机的上输出轴之间均通过传动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燃气集团交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燃气集团交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