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7817.9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6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高会杰;陈明翔;孙丹凤;马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28;C02F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污泥 同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提高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反应器Ⅰ和反应器Ⅱ串联设置,反应器Ⅰ设第一外循环回路,回路上设旋流器A;反应器Ⅱ设第二外循环回路,回路上设旋流器B;在反应器Ⅰ中接种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运行至短程硝化菌占比达到30%-40%时,启动第一外循环回路,调控旋流器A溢流物占比低于15%并排出反应器Ⅰ,底流物循环回反应器Ⅰ;反应器Ⅰ排水进入反应器Ⅱ,反应器Ⅱ中接种铁自养反硝化污泥,运行至铁自养反硝化菌占比达到30%-40%时,启动第二外循环回路,调控旋流器B底流物占比低于10%并排出反应器Ⅱ,溢流物循环回反应器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Ⅰ外部设第一外循环回路,即在反应器Ⅰ上部设循环出料口且低于上部排水口,在反应器Ⅰ下部设循环回料口,构建从反应器Ⅰ上部到下部的外循环回路,循环出料口排出的混合物经循环泵输送至旋流器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反应器Ⅰ排出的混合物体积不超过反应器Ⅰ有效体积的40%,优选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旋流器A处理,调控溢流物占进入旋流器A混合物体积的15%以下,优选1%~10%,其余混合物从旋流器A底部经循环回料口返回反应器Ⅰ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Ⅱ外部设第二外循环回路,即在反应器Ⅱ下部且接近底部设循环出料口,在反应器中部设循环回料口,构建反应器Ⅱ下部到中部的外循环回路,循环出料口排出的混合物经循环泵输送至旋流器B。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反应器Ⅱ排出混合物体积不超过反应器Ⅱ有效体积的40%,优选为2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旋流器B处理,调控底流物占进入旋流器B混合物体积的10%以下,优选1%~5%,其余混合物经溢流口、循环回料口返回反应器Ⅱ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Ⅰ中接种短程硝化污泥的污泥浓度为2000-3000 mg/L,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污泥浓度为3000-4000mg/L。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程硝化污泥为絮状污泥,厌氧氨氧化污泥为颗粒污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Ⅰ的运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5-35℃,pH值为7.0-8.0,溶解氧浓度在1.0mg/L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反应器Ⅰ的出水总氮去除率达到80%以上,且稳定运行7天后,出水排入反应器Ⅱ,启动反应器Ⅱ进行后续的脱氮除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Ⅱ中接种铁自养反硝化污泥的污泥浓度为3000-4000mg/L。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期投加铁粉,每隔2-7天,优选每天投加一定量铁粉,投加量为200-300mg/L。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Ⅱ的运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5-35℃,pH值为6.0-7.0,溶解氧浓度在0.5mg/L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处理的废水为含COD、氨氮、磷的低碳氮比废水,其中COD为50-1000mg/L,氨氮为50-500mg/L,磷为1-1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8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