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场几何效应的微电流检测器件及微电流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9323.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朴红光;苏涛涛;黄玥;吕宗飞;张宏艳;覃剑铭;李昌锋;杨宏国;马晓萍;潘礼庆;王磊;刘磊;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场 几何 效应 电流 检测 器件 测量方法 | ||
1.基于电场几何效应的微电流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器件包括本征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上设有电极:电极A、电极B、电极C、电极D;
电极A、电极B,通入稳恒电流,用于在本征半导体内部形成非均匀电场分布;
电极C、电极D,通入微电流并检测;
所述电极A、电极B分别位于本征半导体的第一底边两角,电极C、电极D位于以本征半导体的第二底边;
基于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电场分布几何效应,由电极A与电极B引入的半导体薄膜内部非均匀电场分布,能够增强由微电流引起的电极C与电极D两端的电压信号,电极C与电极D两端的电压信号与待测微电流之间成一定的比值关系;
所述微电流检测器件利用电场分布的几何效应,采用非局域测量方法,通过电极A与电极B在半导体薄膜内部形成非均匀电场分布,从电极C或者电极D通入待测微电流到半导体薄膜内部,通过探测电极C与电极D两端的电压信号来检测出微电流;
所述电极A~电极B与本征半导体形成欧姆接触,电极A~电极D采用重掺杂方式或者采用低功函数金属作为点电极材料;
所述本征半导体为半导体薄膜材料,室温下迁移率大于100 cm2/V·s;
通过改变半导体薄膜材料、电极A~电极D几何布局、稳恒电流大小,能够调控该微电流检测器件的技术参数,从而可调控该微电流检测器件的量程和精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场几何效应的微电流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器件做成独立器件使用、或者将该检测器件集成到半导体基器件中,作为微电流的实时监控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电流检测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本征硅切割成方形结构,并采用低功函数铟作为电极材料制作四个电极;再采用同轴屏蔽导线,将正方形本征硅半导体薄膜器件连接于恒定电流源和电压表,即电极A与电极B作为通入稳恒工作电流的端点、电极C与电极D则作为测量电压信号的端点,完成一种基于电场几何效应的微电流检测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93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