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0749.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宋筱亮;吴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桥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杨晓旭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环形 头无创 清宫 | ||
本发明涉及妇科医用工具,具体是一种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设在杆体的顶部环体,所述环体沿其本体轮廓间隔或连续设有刷毛,所述刷毛朝环体的内侧或/和外侧。环体及其刷毛、小环可清理宫腔内细小的碎膜,通过“旋转‑摘除‑清扫”动作,实现毫米级清宫,避免术后的系列后遗症,减小对身体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妇科医用工具,具体是一种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
背景技术
清宫手术主要采用负压吸引术或刮宫术。负压吸引术就是先用宫颈扩张器逐渐打开宫颈口,再用一根中空的吸管进到宫腔,通过负压将子宫的内膜等组织吸出来。刮宫术是用卵圆形的钳将子宫内大块组织夹出来。手术时还必须用旋流环或刮匙(又称刮宫板)将绒毛及蜕膜组织刮出体外。
清宫后容易出现子宫穿孔、漏吸等术后问题,负压吸附力过大或者旋流环等都容易引发子宫穿孔和宫颈损伤黏连,旋流环或刮匙反复进出宫腔会对宫颈造成刮伤。刮宫不净则内膜组织在宫腔内存留会继续增长、脱落,导致患者术后不规律性出血,十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提升清理效果,使用便捷,能减轻清宫的疼痛等不适感,避免子宫穿孔或宫颈损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设在杆体的顶部环体,所述环体沿其本体轮廓间隔或连续设有刷毛,所述刷毛朝环体的内侧或/和外侧。
上述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所述环体沿其本体轮廓间隔设有刷毛,相邻的刷毛之间设有O字型环或8字型环,所述O字型环或8字型环的中部分别与环体连接。
上述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所述环体为可变形的柔性体;所述杆体上套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可将环体挤压包覆或脱离。
上述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所述套管的下端固连有管座,所述杆体的下端头设有挡圈。
上述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所述杆体的上端头为柔性杆,所述环体与柔性杆连接。
上述一次性环形头无创清宫刷所述杆体上设有用于标记杆体长度的刻度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环体及其刷毛、小环可清理宫腔内细小的碎膜,通过“旋转-摘除-清扫”动作,实现毫米级清宫,避免术后的系列后遗症,减小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其二,环体采用软性塑胶等高分子材料,与杆体一体成型,套管可将环体缩紧,方便进入宫腔,无需扩宫颈口,提高安全性,避免宫颈损伤。挡圈能够在使用时避免血液回流进入仪器,保障仪器的使用寿命。杆体上的刻度能够直观看到进入宫腔内的长度,避免损伤子宫。
其三,环体可钩拉较大宫腔内膜,并实现宫腔完整的清理,手术过程中无需负压,减少漏吸和子宫穿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缩紧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杆体、2为套管、3为挡圈、4为管座、5为环体、6为刷毛、7为O字型环、8为8字型环、11为柔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桥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桥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0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