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聚类的文本聚类智能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1348.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顺;雷逸舒;郑明坤;张海信;魏航;唐威;钱冠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F40/216;G06N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秋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文本 智能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合聚类的文本聚类智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文本集预处理得到原始文本集内所有特征词;删除文本集中高频和低频的特征词得到预选择后的特征子集;采用TF‑IDF方法计算原始文本集中所有文本对应权重;对特征子集中的每个特征词进行二进制编码,对文本特征预选择后的特征词生成矩阵;设定适应值函数,对特征子集进行特征再选择,选取适应值最优的全局最优个体;对全局最优个体进行解码,得到最终特征子集T;采用TF‑IDF方法表示成T上的向量并进行归一化、标准化,采用混合聚类方法进行文本聚类,选出聚类的最终结果;为聚类结果中的每个簇生成词云。本发明具有聚类效果好,计算量较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本聚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聚类的文本聚类智能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上的文本信息充斥于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网络上存在着数量庞大、语义复杂的文本数据,造成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不容易被发现,以及一些劣质的文本没有被淘汰。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用户自己所需的精准文本信息,如何淘汰劣质文本,成为了当今非常重要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内容。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文本聚类主要是采用K-means算法直接对原始文本进行聚类,这种方式会造成大量的冗余特征词、且运行速度慢、聚类效果较差、受文档集质量影响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聚类的文本聚类智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冗余属性进行约简,再通过由改进后的二分K-means和K-means++算法实现的混合聚类方法进行文本聚类,具有聚类效果好,计算量较小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聚类的文本聚类智能评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原始文本集X,并对文本集X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原始文本集内所有特征词D;
对文本特征进行预选择,设定删除比例,删除文本集中高频和低频的特征词,得到预选择后的特征子集D′;
采用TF-IDF方法计算原始文本集X中所有文本对应权重,并将原始文本集X中的所有文本表示成特征子集D′上的向量;
对特征子集D′中的每个特征词进行二进制编码,对文本特征预选择后的特征词生成矩阵;
设定适应值函数,对特征子集D′进行特征再选择,选取适应值最优的全局最优个体;
对全局最优个体进行解码,得到最终特征子集T;
将原始文本集X的所有文本采用TF-IDF方法表示成T上的向量;
对向量化后的文本集进行归一化、标准化,采用混合聚类方法进行文本聚类,所述混合聚类方法基于球面二分K-means聚类算法和球面Kmeans++聚类算法,比较两种聚类算法结果的平方误差和的大小,选择平方误差和结果相对较小的作为最终聚类结果;
为聚类结果中的每个簇生成词云,以及为每个文本生成特征标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特征子集D′中的每个特征词进行二进制编码,对文本特征预选择后的特征词生成矩阵,具体步骤包括:
所述矩阵为N*M矩阵,矩阵的每个位置随机生成0或1,对预选择后的特征词计算并集;
其中,N表示粒子群种群大小个数,M表示特征词数目,1表示该位置上特征词被选中,0表示该位置上特征词未被选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