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温激光器防冻液快速制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081.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贾养春;潘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佰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H01S5/024 |
代理公司: | 安徽致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1 | 代理人: | 陈文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激光器 防冻液 快速 制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激光器防冻液快速制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微通道分析→S2:热沉材料选择→S3:微通道表面处理→S4:微通道封装→S56:减小晶体热阻。本发明利用热分析的有限元法,在详细分析准三能级激光器热效应的基础上,结合对LD输出泵浦光的实验测量,考虑多模输出、近高斯分布等多种因素,较为准确地建立了块状激光晶体热传导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晶体在不同换热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场、温度梯度场和热应力场分布,提出了改善激光晶体散热性能的有效措施,对微通道热沉的设计、加工和表面处理,通过微通道热沉与普通热沉散热的对比,防冻液通过微通道热沉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温激光器防冻液快速制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器是能发射激光的装置,1954年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获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A.L.肖洛和C.H.汤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广应用到光频范围,1960年T.H.梅曼等人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1962年R.N.霍耳等人创制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以后,激光器的种类就越来越多,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近来还发展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激光器需要配备防冻液冷却降温。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激光器冷却过程中通过防冻液在管道中流通,从而达到对晶体冷却降温的目的,然而防冻液在管道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大,且对激光器的冷却降温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低温激光器防冻液快速制冷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激光器防冻液快速制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通道分析
通过多通道、高肋片以及长通道减小流体对流和热量热阻,增大传导和扩散热阻,微通道和肋片的宽度小,在有限的体积内排布多通道,并增大对流换热系数,减小对流热阻;
S2:热沉材料选择
选用铜作为热沉材料,微通道热沉分成不同组件加工,盖板和热沉侧面上的测温孔分别采用精细车削和钳工,微通道通过机械线切割加工;
S3:微通道表面处理
微通道成型后先通过机械打磨对表面进行预处理,然后在通过化学浸泡加超声波法去除热沉表面;
S4:微通道封装
微通道热沉组件之间采用特制粘铜胶粘结,在室温下固化24h,并将热沉组件安装在配套支架座上;
S56:减小晶体热阻
增加热沉和晶体之间的压力,使热沉、锢和晶体交界面上的突出部分变形,减小缝隙增大接触面,在热沉与晶体之间填充导热硅脂,采用锢焊技术将晶体与紫铜热沉通过锢焊料焊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微通道宽度下限0.2mm,肋片宽度下限0.8mm,微通道的结构由于当量直径较小,直接增大了对流换热系数,对于设计的通道宽度为0.2mm的微通道,经计算其换热系数是普通热沉的5倍,提高了热沉的换热性能,分析了微通道热沉制作材料的选择原则,由于设计的微通道热沉整体尺寸较大,考虑到加工条件、成本和周期等因素,紫铜微通道用线切割加工,加工后热沉组件表面的污垢严重影响了热沉的导热性能,可用化学浸泡加超声波振荡工艺清洗,最后热沉组件经粘结和安装后即可投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佰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佰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系统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纹膜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