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567.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傲;冷钢;李锡银;张明伦;易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基坑 分层 沉降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基坑沉降测量的领域,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管以及钢丝绳,所述沉降管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内壁可拆设置有沉降标,所述沉降标与所述钢丝绳可拆设置;所述法兰盘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沉降标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本申请具有保证沉降标与法兰盘连接位置稳定的效果,同时保证钢丝绳与沉降标连接位置的稳定效果,大大提升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沉降测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工程施工不仅要保证本身的安全与稳定,而且要有效控制土体变形以保护周围环境。尽管出现了自动化、远程监控技术,但在监测项目上,目前多集中在易测项目(如:支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等),然而对于有些项目(如:土体沉降、相邻地下建筑物沉降、地下水渗流特性等)仍缺乏经济有效的手段,因此还需要发展新的量测手段,建立和完善监测技术标准,以满足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
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203605940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深一种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本发明通过埋设沉降管,当土体发生沉降后,通过焊接在每节沉降管上的沉降标将不同深度土体的沉降传递到孔口,然后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从而实现土体单孔多点的沉降测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沉降标与沉降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由于焊接位置由人工操作,极易发生偏移,因此钢丝绳与沉降标连接位置偏移,存在钢丝绳容易打结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沉降标与法兰盘连接位置易偏移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基坑土体分层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管以及钢丝绳,所述沉降管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内壁可拆设置有沉降标,所述沉降标与所述钢丝绳可拆设置;所述法兰盘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沉降标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与螺纹杆端部抵接,驱动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卡接组件的连接作用下,实现沉降标与法兰盘的固定效果,由于螺纹杆的长度尺寸相同,因此沉降标与法兰盘连接位置固定,进而保证钢丝绳悬吊位置的稳定性,提升检测精度。
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环以及抵接盘,所述卡接环与所述螺纹套远离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盘与所述固定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环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外,所述卡接环与所述抵接盘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环与抵接盘相互牵扯作用以及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实现螺纹杆与固定杆之间连接稳固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端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固定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完全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插接于定位孔后,便于对螺纹杆与固定杆之间的预定位效果。
可选的,所述螺纹套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长度方向沿着所述螺纹套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凸起沿着所述螺纹套周向外壁等间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用于增大工作人员驱动螺纹套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便于螺纹套与螺纹杆的连接作用。
可选的,所述沉降标远离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杆,所述钢丝绳端部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套设杆上,所述套设杆远离于所述沉降标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环套设于套设杆外,在限位件的作用下,保证套环与沉降标连接位置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5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