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砂机磨损程度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863.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汪良强;李焕;郑世奇;何军;焦科峰;李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4 | 分类号: | B02C23/04;B02C17/18;B02C23/02;G01B11/14;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砂机 磨损 程度 智能 检测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砂机磨损程度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制砂机本体设于制砂机本体中央处的布料锥,包括设于制砂机本体上端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通过支座连接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至制砂机本体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中设有用于判断布料锥磨损程度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根据布料锥原始厚度到严重磨损后之间厚度之差,在这之间设置轻微磨损、中度磨损、严重磨损和停机更换四档程度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报警装置,对布料锥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且能够对布料锥表面的磨损度进行检测,以便于及时对制砂机进行维修和部件更换,减少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砂机磨损程度智能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制砂机的中央进料处为了布料均匀均设置有中心布料锥,布料锥由合金材料或高耐磨性材料制作而成,布料锥固定在制砂机转盘上,所有进入制砂机的石料都要经过此布料锥,由于制砂机转盘高速运行且布料锥与进料石子相互摩擦,布料锥将会产生很大的磨损,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检修或更换不及时,当此布料锥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影响制砂机的正常运行,甚至磨坏制砂机本体造成生产停产或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制砂机磨损程度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对布料锥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且能够对布料锥表面的磨损度进行检测,以便于及时对制砂机进行维修和部件更换,减少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制砂机磨损程度智能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制砂机本体设于制砂机本体中央处的布料锥,包括设于制砂机本体上端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通过支座连接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至制砂机本体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中设有用于判断布料锥磨损程度的监测单元;
所述监测单元根据布料锥原始厚度到严重磨损后之间厚度之差,在这之间设置轻微磨损、中度磨损、严重磨损和停机更换四档程度参数,设定所述的测距传感器到布料锥的原始距离为恒定距离t,则用恒定距离与磨损厚度之和来对应相应的磨损程度。
优选的,当测距传感器照射到布料锥的距离为t+t1时,所述监测单元判断布料锥为轻微磨损;
当测距传感器照射到布料锥的距离为t+t2时,所述监测单元判断布料锥为中度磨损;
当测距传感器照射到布料锥的距离为t+t3时,所述监测单元判断布料锥为严重磨损;
当测距传感器照射到布料锥的距离为t+t4时,所述监测单元判断布料锥为停机更换;
且有t4>t3>t2>t1>t。
优选的,所述测距传感器采用激光式、雷达式、红外线式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制砂机本体的底部通过转盘连接有多个出料腔,所述出料腔的出口端连接有挡料板。
优选的,所述的测距传感器设至少两组,所述的至少两组测距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组直接照射到布料锥上。
优选的,所述的至少两组测距传感器全部照射到布料锥上,由控制器选择测量距离最远的作为最终磨损程度的判定依据。
优选的,所述的至少两组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线束照射到布料锥下部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至少两组测距传感器的安装夹角大于挡料板最大外沿到布料锥中心的夹角,且小于相邻两个挡料板之间的最小夹角。
优选的,所述制砂机本体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制砂机本体的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制砂机本体的上端通过转盘连接盖体,所述盖体和布料锥中心重合设置,所述盖体朝向布料锥的一侧设有与布料锥连通的进料孔。
优选的,所述进料石子对布料锥产生的冲蚀率E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热机组调节能力的提升方法
- 下一篇: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