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4870.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曲锦波;镇凡;邵春娟;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1D1/18;C21D6/00;C21D8/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模具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塑料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将钢坯送入加热炉中进行三段式加热,预热段温度为850~950℃,预热段停留时间≥60min,加热段温度为1100~1220℃,均热段温度1210~1250℃,在炉时间≥240min;将钢坯重新加热,均热段温度1140~1170℃;钢坯轧制成钢板,开轧温度为1060~1140℃,终轧温度为980~1050℃;钢板移至冷床上空冷至TF,Bf‑50℃≤TF≤Bf‑20℃;将钢板与温度为450~550℃的铁素体珠光体钢板进行交叉堆垛,堆垛期间钢板自回火,直至钢板的温度重新降低至TM,Bf‑50℃≤TM≤Bf‑20℃;之后拆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模具钢板的生产方法,以及采用所述生产方法制得的塑料模具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工艺的迅猛发展,塑料产量迅速增加。大量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模具压制成型,而模具材料是影响模具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塑料模具材料主要以模具钢为主,模具钢主要加工成浇注系统、型腔、型芯等各种模具模架部件。由于结构复杂,塑料材料与模具模架内腔面接触,易产生磨损、冲击等,因此,要求模具钢板截面组织及力学性能均匀、加工不变形。然而,现有的塑料模具钢板,或者采用长流程、高成本的生产方式来改善均匀性,例如增加模铸钢锭、锻造、淬火等工艺,或者表层和心部的组织均匀性非常差,截面洛氏硬度差值在4HRC以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采用短流程工艺路线,即可提高组织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钢板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第一次加热:将钢坯送入加热炉中进行三段式加热,预热段温度为850~950℃,预热段停留时间≥60min,加热段温度为1100~1220℃,均热段温度1210~1250℃,在炉时间≥240min;
第二次加热:将所述第一次加热工序中出炉后的钢坯重新加热,均热段温度1140~1170℃,在炉时间≥200min;
轧制:将所述第二次加热工序中出炉后的钢坯轧制成钢板,开轧温度为1060~1140℃,终轧温度为980~1050℃;
轧后冷却:将终轧所得钢板移至冷床上空冷至TF,Bf-50℃≤TF≤Bf-20℃;
交叉堆垛自回火:将钢板与温度为450~550℃的铁素体珠光体钢板进行交叉堆垛,堆垛期间钢板自回火,直至钢板的温度重新降低至TM,Bf-50℃≤TM≤Bf-20℃;之后拆垛并自然空冷至室温;
其中,所述交叉堆垛为:底层和顶层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钢板,且钢板和铁素体珠光体钢板逐层间隔层叠。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轧制工序中,将钢坯轧制成厚度≥80mm的钢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用钢坯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 0.33~0.38%、Si0.11~0.19%、Mn 0.70~0.90%、P≤0.014%、S≤0.004%、Cr 1.40~1.80%、Ni 0.70~0.90%、Mo 0.16~0.24%,且Cr/Mn比值为2±0.05,Cr/(Mn+Ni)比值为1±0.05,Mn+Cr+Ni+Mo 3.0%~3.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得钢板的屈服强度≥750MPa,抗拉强度≥1100MPa,V型夏比冲击功≥15J,洛氏硬度为32~36HR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4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