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市政厨余垃圾中转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5015.2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筠;时亚琴;刘祉燕;梅丹华;方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市政 垃圾 中转 除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厨余垃圾中转除臭装置,包括垃圾桶,垃圾桶的顶部通过插销活动安装有桶盖,垃圾桶的侧壁上开设有数个出风口,垃圾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等离子体除臭装置,等离子体除臭装置通过风道与出风口相连通,风道设置在垃圾桶桶壁的夹层内,垃圾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高压脉冲电源,高压脉冲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等离子体除臭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同时兼具有体放电和面放电的特性,可以高效的生成臭氧提高了净化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表面产生等离子体的均匀性,避免了恶臭气体与金属电极直接接触,提高了电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市政厨余垃圾中转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日益提倡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厨余垃圾中含有的有机成分比例高,组成复杂,包括带有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重金属元素等,堆放时间较长后,会释放出各种难闻的恶臭气体。因此,市政厨余垃圾桶的使用一直是伴随着各种恶臭气体。即使通过桶盖密封的方式将垃圾与居民的生活区隔离开,防止垃圾的异味散发出来,当再次打开垃圾桶时,垃圾桶内的异味依然会散发出来,并且这种垃圾桶盖上桶盖时,桶内垃圾与空气隔绝,空气没有流通性,桶内的异味加剧,这会导致再次打开垃圾桶时,桶内的异味非常大,严重影响周边的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抑制垃圾桶恶臭,人们已经尝试将传统的除臭手段应用于垃圾桶除臭,提出了多种技术手段。按照除臭机制的不同,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分为吸附类和化学类两种;如专利CN110947299A和CN211495488U所述,吸附法主要通过活性炭或者特殊研制的吸附剂对食物和微生物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去除;如专利CN111319896A中所公开的除臭方法,化学法主要利用臭氧来处理垃圾桶内产生的臭气,提高了环境卫生;
除了传统除臭手段,针对除臭的需求,研发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应用于环境处理领域的等离子体装置。
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后的物质第四态,体系中富含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原子、自由基等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活化手段。目前,等离子体已经在环境治理,材料表面处理,生物医学,航空航天,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环境治理是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科研探索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方向。等离子体除臭的工作原理是在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中间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加速产生大量高能量电子。一方面,高能电子会与恶臭气体发生碰撞,断开有害气体的化学键,使其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另一方面,恶臭气体在各种活性基团和臭氧作用下氧化分解成无害产物。相比于传统的处理方法,等离子体法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多组分恶臭气体。
体放电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即在高压和低压电极间的空气隙中生成放电等离子体。电极结构通常是平板或同轴圆筒的结构,在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产生在整个空间,空气处理量大,放电起始电压高。正如CN111821828A专利公开的装置所示,单个电极采用线筒式结构,高低电极直接接触,构成一个等离子体反应器。等离子体反应器之间填补式排列,通过控制电极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从而使得产生的等离子体近乎充满于整个放电空间。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的放电电极紧贴于绝缘介质表面,等离子体沿介质表面发展,导致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仅发生在介质表面附近,影响气体的处理能力,但沿面放电的起始放电电压较低,气体处理效能较高。正如CN109107378A专利公开的装置所示,采用多个SDBD等离子体模块,使得控制气体紧贴SDBD电极表面,即使SDBD等离子体模块在高速气流下也能够保证处理效果。
就目前现有技术而言,普遍存在着以下缺陷:
1、像活性炭吸附剂等传统的技术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恶臭气体的扩散,但是需要定期更换吸附材料,一般放置位置于垃圾桶顶部,而垃圾桶底部更容易产生恶臭气体,距离实现完全除臭有一定差距;
2、现有的等离子体除臭装置通过排布改变电极的排布方式实现体放电和面放电,自身电极不兼具有体放电和面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5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