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型DC/DC隔离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5412.X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乔;李建霞;单明杰;张迪;王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dc 隔离 变换器 | ||
1.一种电流型DC/DC隔离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变换器包括控制模块、电流输入模块、逆变模块、谐振模块、隔离模块和转换模块;
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流;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逆变模块施加任意频率的驱动信号;
所述逆变模块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逆变模块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的触发下,将所述直流电流转换为三相交流电流;
所述谐振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进行变频控制;
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隔离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和所述谐振模块与所述转换模块相隔离;
所述转换模块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相交流电流转换为恒定直流,并利用所述恒定直流为负载充电;所述恒定直流的电流值由所述驱动信号的频率所决定;
所述谐振模块包括第一谐振电容Ca、第二谐振电容Cb、第三谐振电容Cc、第一谐振电感La、第二谐振电感Lb和第三谐振电感Lc;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a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谐振电感La的一端;所述第一谐振电感La的另一端即为所述谐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谐振电容Cb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谐振电感Lb的一端;所述第二谐振电感Lb的另一端即为所述谐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谐振电容Cc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谐振电感Lc的一端;所述第三谐振电感Lc的另一端即为所述谐振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a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谐振电容Cb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谐振电容Cc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隔离变换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逆变模块和所述谐振模块之间的第一续流电感Lra、第二续流电感Lrb和第三续流电感Lrc;所述第一续流电感Lra的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续流电感Lr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a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续流电感Lrb的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续流电感Lr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谐振电容Cb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续流电感Lrc的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续流电感Lrc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谐振电容Cc的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包括直流输入电压源和输入电感;
所述直流输入电压源的正极与所述输入电感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输入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压源的负极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直流输入电压源用于提供直流电压;所述输入电感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在所述驱动信号的触发下动作的第一功率开关Sa1、第二功率开关Sb1、第三功率开关Sc1、第四功率开关Sa2、第五功率开关Sb2和第六功率开关Sc2;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Sa1的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Sa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功率开关Sa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功率开关Sa2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Sa1和所述第四功率开关Sa2的连接处即为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Sb1的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Sb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功率开关Sb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功率开关Sb2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Sb1和所述第五功率开关Sb2的连接处即为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三功率开关Sc1的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开关S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功率开关Sc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功率开关Sc2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开关Sc1和所述第六功率开关Sc2的连接处即为所述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54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先端头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OLED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