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气工程用定位安装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5817.3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屈东坡;张大伟;于波;邓祥周;张战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G3/40 | 分类号: | H02G3/40;H02G3/38;B08B5/0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江波 |
地址: | 27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固定 电气工程 定位 安装 套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气工程用定位安装套管,包括内管、套接在内管外部的外套管以及固定在外套管底部的装置盒,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腔。本发明通过设置吹灰机构能够在打开夹板时对电缆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使得灰尘能够在第二腔室的内部进行收集,当第二腔室内部灰尘越来越多时会挤压滑动板运动,进而使得位移杆会分别发生左右位移,同时通过设置的位移杆的末端为圆锥面,当位移杆移动时,固定针会不断往定位杆的外侧运动,由于固定针又细又长,能够有效地插进混凝土中,又因为固定针数量多且围绕定位杆外部一圈,因而固定针插入混凝土中又稳固,进而使得套管主体长时间使用后还是会很稳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气工程用定位安装套管。
背景技术
电气工程是一种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基础操作是对电缆等物体在建筑墙体中进行安装连接,在实际操作时,需要使用到预留在墙体中的安装套管,以便于后期墙体成型时的线缆通过,但是现有的安装套管在实际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安装套管与墙体连接,因而在对安装套管内部进行添加电缆或者对原有电缆进行处理时,墙面上的灰尘往往会进入到安装套管的内部,使得电缆表面沾染灰尘,长时间使用时灰尘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并在电缆表面结块,影响电缆的后期使用或维修,严重时甚至会腐蚀电缆表面;2、安装套管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与墙体发生松动,此时若不对安装套管进行二次固定,则会影响套管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都是在套管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处填充填充剂,但套管与墙体之间深处无法用填充剂完全填充,因而治标不治本;3、现有的套管通常需要对线缆进行夹持,这就需要使用到气囊类夹持件,但是气囊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泄气的情况,影响对电缆的夹持,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气工程用定位安装套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气工程用定位安装套管,包括内管、套接在内管外部的外套管以及固定在外套管底部的装置盒,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腔,所述外套管的前后两端皆铰接有两根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皆固定连接有夹板,每两根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联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环形腔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吹灰机构、两组打气机构以及一组收集机构,所述装置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置有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三锥形齿轮以及与第一腔室内侧壁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套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环形腔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套管前端的锁定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杆外侧中间位置处的收集箱,且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
所述第二腔室包括下料仓与倾斜仓,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倾斜仓内部的滑动板以及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并延伸至定位杆内部的位移杆,所述位移杆的末端滑动连接有至少十组固定针,且固定针贯穿至定位杆的外部;
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气囊,且夹板的内部设置有孔洞二,所述孔洞二的一端与气囊的内部连通,所述转轴的内部设置有与孔洞二连通的孔洞一,所述内管的外部位于收集箱的上方设置有中转箱,所述内管的内壁设置有与中转箱连通的下料孔,所述中转箱的底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收集箱的顶面为弧形结构,且收集箱顶面隆起处与中转箱底面的弧形槽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套设在转杆外部的第一锥形齿轮以及与内管外壁转动连接的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优选地,所述吹灰机构包括设置在内管外侧壁的第一固定箱、开设在内管管壁内的吹灰孔以及均匀设置在内管管壁内并与吹灰孔连通的支孔,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至第一固定箱前端的连接杆,所述吹灰孔与第一固定箱连通,且吹灰孔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5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结海冰的海上油田平台
- 下一篇:雷公藤的质量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