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移动回收秤、回收秤系统及资源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8231.2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锋;王锐坤;张俊发;王栩义;乔雯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7/06 | 分类号: | G07F7/06;G01G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芬芬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移动 回收 系统 资源 方法 | ||
1.一种智能移动回收秤,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称重推车,移动称重推车内置嵌入式主控核心电路板、称重传感器、称重箩筐;所述嵌入式主控核心电路板包括转换传输电路和嵌入式芯片;
称重传感器,用于对称重箩筐内所放的回收资源的重量进行采集;
转换传输电路,用于对称重传感器采集的重量数据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嵌入式芯片,用于将数字重量数据编码封装为二维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回收秤,其特征在于,嵌入式主控核心电路板还包括:充电电池、充电电路、充供电选择电路、充电保护电路、电量采集与显示电路;充供电选择电路、充电保护电路均和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还和充电电路、嵌入式芯片连接,充电电池和充电电路连接,电量采集与显示电路和充电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回收秤,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感L1、充电指示灯LED1、充电指示灯LED2、双向稳压二极管D1;充电管理芯片U1的信号为SLM6500;
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至地,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还通过双向稳压二极管D1、电容C1连接至第五引脚,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第五引脚,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还依次通过电阻R1、充电指示灯LED1、电阻R2连接至第三引脚,电阻R1的另一端还通过充电指示灯LED2、电阻R3连接至第四引脚,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还依次通过电容C2连接至地,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七引脚还通过电阻R4连接至第六引脚,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还通过电感L1连接至第七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移动回收秤,其特征在于,充供电选择电路包括USB接口U2、二极管D2、场效应管Q1和电阻R5;
USB接口U2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连接至地,USB接口U2的第一引脚连接至充电管理芯片U1的第二引脚,USB接口U2的第一引脚还通过电阻R5连接至地,USB接口U2的第一引脚还通过二极管D2连接至充电保护电路,SB接口U2的第一引脚还连接至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漏极均连接至充电保护电路;
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3、电阻R6、电容C3、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电池保护芯片U3的芯片的型号是DW01C-G;
电池保护芯片U3的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6连接至场效应管Q1的漏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还连接至电容C2的一端,电池保护芯片U3的第五引脚还通过电容C3连接至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地,电池保护芯片U3的第六引脚连接至地,电池保护芯片U3的第一引脚连接至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至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至效应管Q3的漏极,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至电池保护芯片U3的第三引脚,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至地,电池保护芯片U3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7连接至地,电池保护芯片U3的第三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回收秤,其特征在于,嵌入式主控核心电路板还包括:屏幕驱动与显示电路;
屏幕驱动与显示电路,用于将二维码信息进行解析,并通过预设代码规则将二维码放大,正确地显示在LCD屏幕上,供移动终端扫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回收秤,其特征在于,嵌入式芯片的型号是STM32f103RCT6。
7.一种智能移动回收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移动回收秤和安装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智能移动回收秤和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智能移动回收秤,用于对称重箩筐内所放的回收资源的重量进行采集;对称重传感器采集的重量数据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重量数据编码封装为二维码信息,供移动终端扫描;
移动终端,用于通过扫描二维码信息,获取回收资源的重量和对应的用户积分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2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活检肿瘤细胞DNA适配体
- 下一篇:一种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