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8436.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友;兰陈平;赵宏伟;钟彩娇;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感光区以及至少部分包围感光区的显示区,在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具有通光孔,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环绕通光孔的侧壁,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显示模组具有感光单元,感光单元通过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可以基于感光单元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部分的透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进行显示时,设置第一部分处于透明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该阶段由于遮光胶和铁框导致的感光区黑边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而显示模组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是显示面板。
为了使得显示装置具有感光功能,需要在显示装置中集成感光单元。目前,一般将感光单元集成在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的一侧,以降低边框宽度。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铁框和遮光胶,用于避免显示面板中光线影响感光元件的感光效果,但是铁框和遮光胶导致显示面板显示表面对应感光元件的显示区域具有一圈宽度较大的黑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显示表面;显示面板具有感光区以及至少包围部分感光区的显示区,感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的透光率;
调光组件,调光组件位于第二表面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调光组件具有通光孔,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环绕通光孔的侧壁,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
感光单元,感光单元通过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
其中,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具有感光区以及至少部分包围感光区的显示区,在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具有通光孔,调光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环绕通光孔的侧壁,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显示模组具有感光单元,感光单元通过通光孔与感光区相对设置。第一部分具有可切换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当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在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遮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可以基于感光单元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部分的透光状态,在非感光阶段进行显示时,设置第一部分处于透明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该阶段由于遮光胶和铁框导致的感光区黑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一种常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