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格状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8457.2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统亚(山东)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冯妙娜 |
地址: | 250104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格 油箱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格状油箱,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该网格状油箱包括:油箱壳体,所述油箱壳体围成包括燃油腔的腔体,所述油箱壳体包括上部的上壳体区域、中部的中壳体区域和下部的下壳体区域;所述腔体内对应所述中壳体高度区域设置中网格筋结构,所述中网格筋结构将所述腔体中部分隔成若干个中网格腔,所述中网格腔之间在径向上不连通,所述中网格腔包括的第一中网格腔组的底端设置通油口以相互连通形成所述燃油腔。该网格状油箱无需单独设计防浪涌隔板,且能够显著降低燃油的浪涌现象;此外,可以防止箱体受到冲击外力时出现变形或开裂现象;另外,燃油在下壳体区域内流动,从而大大减小了燃油流动的冲击力,减弱了燃油的“浪涌”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格状油箱,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环保要求的提高,燃油箱作为汽车部件中重要的安全件和法规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提高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竞相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路面颠簸或启停、拐弯时,其燃油箱内部的燃油会发生晃动而前涌或后涌,从而对燃油箱箱体产生冲击,导致燃油箱出现变形或者使油箱焊接部位出现开裂现象而漏油,影响行车安全;此外,燃油的浪涌还会导致整个车辆重心偏移,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出现油料的外溢现象;且燃油涌浪拍打油箱内壁从而产生一定的噪音,严重的降低了人们的驾驶体验。
目前,为了减少燃油箱内部燃油的冲击力,通常在油箱内部设置隔板,现有技术通常将隔板与油箱壁焊接,中部开孔过油,然而这种焊接结构容易使隔板与箱体的焊缝应力集中,车体在行进过程中,燃油的浪涌会导致隔板与箱体的焊接位置开裂,防浪涌现象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网格状油箱。该网格状油箱通过将腔体中部分隔成若干个中网格腔,从而使每个中网格腔的侧壁共同分担燃油流动的冲击力,因此无需单独设计防浪涌隔板,且能够显著降低燃油的浪涌现象;此外,中网格筋可以增加了油箱的整体刚性,防止箱体受到冲击外力时出现变形或开裂现象;另外,通过在第一中网格腔组的底端设置通油口以互相连通形成燃油箱,使燃油在下壳体区域内流动,从而大大减小了燃油流动的冲击力,减弱了燃油的“浪涌”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格状油箱,其包括:油箱壳体,所述油箱壳体围成包括燃油腔的腔体,所述油箱壳体包括上部的上壳体区域、中部的中壳体区域和下部的下壳体区域;
所述腔体内对应所述中壳体高度区域设置中网格筋结构,所述中网格筋结构将所述腔体中部分隔成若干个中网格腔,所述中网格腔之间在径向上不连通,所述中网格腔包括的第一中网格腔组的底端设置通油口以相互连通形成所述燃油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网格腔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中网格腔的顶端设置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油箱壳体设置的进油口连接,第一中网格腔的底端设置开口相互连通形成所述燃油腔;
所述中网格筋结构由若干个中隔板排列连接形成网格状,所述第一中网格腔组为两端开口的密封通道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腔体内还设置与所述下壳体区域对应的下网格筋结构,所述下网格筋结构与所述中网格筋结构对合密封连接;
所述下网格筋结构将所述腔体的下部分隔成若干个下网格腔,所述下网格腔包括与所述第一中网格腔组对合的第一下网格腔组,所述第一中网格腔组中的第一中网格腔通过通油口与所述第一下网格腔组中的第一下网格腔连通;
所述第一下网格腔之间的下网格筋设置的油流动口连通,所述第一中网格腔组和所述第一下网格腔组形成燃油腔。
可选地,所述下壳体区域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油流动口自所述下网格筋与所述底壁连接处向上延伸。
可选地,所述中网格腔的横截面形状选自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五边形、六边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统亚(山东)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统亚(山东)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