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结构补强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8696.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新路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6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结构 混凝土 裂缝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结构补强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包括:步骤一、裂缝清理,对混凝土结构上的裂缝进行清理;步骤二、填充封缝胶,向混凝土裂缝内注射入封缝胶;步骤三、裂缝口打毛,使用喷砂法将裂缝口两侧的混凝土表面打毛,并使用压缩空气对清理掉的灰尘进行清理;步骤四、联结底板粘结,将两个联结底板分别粘结于混凝土裂缝口的两侧,并使两个联结底板互相连接;步骤五、充入胶泥,向底板内部充入胶泥,使胶泥覆盖于封缝胶外侧;步骤六、底板紧固,调节两个联结底板间距互相靠近。本发明通过使设置于第一定桩和第二定桩之间的预制拉杆可以调节裂缝两侧的间距,减少裂纹修补时产生的新裂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结构补强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土木建筑工程,以混凝土结构占主导地位,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缝,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混凝土裂缝一般有三种状态:静止裂缝,活动裂缝,正在发展的裂缝。在需要对裂缝进行修复时,需要根据裂缝所处的不同状态,选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现有授权专利公告号为CN107313603B公开了混凝土结构体修补用移动式双组份修补材料注入装置的构成及混凝土结构体修补方法,可通过活塞的抽吸运动来抽吸主剂和固化剂,在此过程中有效防止主剂和固化剂向外部泄漏,并且,能够自由移动到混凝土结构体的龟裂部,在修补现场容易地注入修补材料来对龟裂部进行修补。混凝土结构体修补用移动式双组份修补材料注入装置包括:车体框架,设置有移动式轮子和把手;第一罐、第二罐,分别搭载于车体框架,内部分别储存有主剂和固化剂;抽吸单元,用于抽吸分别储存于第一罐、第二罐的主剂和固化剂;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抽吸单元;以及注入喷嘴,用于使借助抽吸单元抽吸的主剂和固化剂搅拌而成的修补材料向混凝土结构体的龟裂部分注入。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借助不同驱动源驱动主剂和固化剂混合,但部分裂缝自身处于正在扩展状态,因此需要随时调整对裂缝处的修补效果,主剂和固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使裂缝口处产生温度变化,而由于裂缝口处产生快速温度变化,导致部分混凝土内部结构随温度变形,与之直接接触的混凝土部分应力超标,从而再次产生裂纹,影响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修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结构补强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可以对混凝土裂纹进行修复,同时设置的预应力修补结构可以调节间距,从而减少裂纹修补时产生的新裂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补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结构补强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包括:
步骤一、裂缝清理,对混凝土结构上的裂缝进行清理,使用清理工具沿裂缝方向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清理,去除裂缝表面和内部的灰尘、浮渣等污物,之后使用压缩空气对裂缝内进行吹扫,减少裂缝内的灰尘;
步骤二、填充封缝胶,向混凝土裂缝内注射入封缝胶,并使封缝胶填充时充入裂缝两侧,并在裂缝周边均匀涂抹;
步骤三、裂缝口打毛,使用喷砂法将裂缝口两侧的混凝土表面打毛,并使用压缩空气对清理掉的灰尘进行清理;
步骤四、联结底板粘结,将两个联结底板分别粘结于混凝土裂缝口的两侧,并使两个联结底板互相连接;
步骤五、充入胶泥,向底板内部充入胶泥,使胶泥覆盖于封缝胶外侧,并在涂抹过程中,使封缝胶与胶泥互相混合;
步骤六、底板紧固,调节联结底板上的旋紧机构,调节两个联结底板间距互相靠近,完成对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新路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新路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