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1076.X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贝;吴新平;滕军;曾庚运;何文才;高彦明;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2B9/02;F28D21/00;F28G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程长文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抽水 蓄能 电站 技术 供水系统 | ||
1.一种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外循环系统、淡水内循环系统及机组润滑供水系统;
所述海水外循环系统包括与若干机组匹配设置的若干海水外循环支路,相应地,所述淡水内循环系统包括若干淡水内循环支路,若干海水外循环支路与若干淡水内循环支路一一对应,每一海水外循环支路与对应的淡水内循环支路上连通一换热器,以实现海水与淡水之间的热交换;
所述若干海水外循环支路通过与其连通的若干海水取水支管自海域或相应机组主流道取水,并通过与其连通的若干海水回水支管向海域或对应机组主流道回水,且每一海水回水支管与相应的海水取水支管间距设置或沿水流方向位于相应的海水取水支管下游;
所述若干淡水内循环支路通过与其连通的若干淡水取水支管自设置于厂房内的淡水循环储水罐取水,且其出水端分别连通对应机组的各冷却用水单元以提供冷却水,各冷却用水单元的排水端均连通至一冷却用淡水回收管,所述冷却用淡水回收管连通淡水循环储水罐;
所述机组润滑供水系统包括连接于每一淡水内循环支路的出水端与对应机组的各润滑用水单元之间的管路,以提供冷却后的淡水作为润滑冷却水;或,所述机组润滑供水系统通过若干润滑水取水支管自与其连通的若干海水取水支管取水并精细过滤,每一润滑水取水支管分别连通对应机组的各润滑用水单元,以提供精细过滤的海水作为润滑冷却水;
所述海水外循环系统、淡水内循环系统及机组润滑供水系统中分别布设有测量控制元件,以便监测控制水流、水量、水压和水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海水取水支管、若干海水外循环支路及若干海水回水支管上均设有加氯冲洗接口,和/或所述若干润滑水取水支管及各润滑用水单元均设有加氯冲洗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海水外循环支路中沿海水流向位于换热器上游依次设有海水水泵和海水过滤器Ⅰ;和/或每一淡水取水支管上沿淡水流向依次设有淡水水泵和淡水过滤器Ⅱ;和/或每一润滑水取水支管上沿海水流向依次设有海水水泵、海水过滤器Ⅰ和海水过滤器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过滤器Ⅰ为过滤精度为0.5mm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和/或所述海水过滤器Ⅱ为过滤精度为0.1mm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和/或所述淡水过滤器Ⅱ为过滤精度为0.5mm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和/或所述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和/或所述海水水泵为卧式离心泵;和/或所述淡水水泵为卧式离心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内循环系统还包括户外淡水水池,所述户外淡水水池与淡水循环储水罐之间通过补水管道相连接,所述淡水循环储水罐上设有浮球液位控制器,用以控制启停向淡水循环储水罐的补水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道上设有淡水过滤器Ⅰ;和/或所述淡水过滤器Ⅰ为过滤精度为0.5mm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海水取水支管的取水端靠近机组主流道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均采用硬密封球阀,和/或每一海水回水支管的回水端靠近机组主流道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均采用硬密封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海水取水支管的取水端伸入对应机组的尾水管内,每一海水回水支管的回水端伸入对应机组的尾水管后、尾闸前;或,每一海水取水支管的取水端连通海域,每一海水回水支管的回水端连通海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润滑用水单元包括水泵水轮机的主轴密封、上止漏环密封和下止漏环密封,其中,主轴密封用水排至集水井,上止漏环密封用水和下止漏环密封用水均排至机组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淡水取水支管的出水端均连通于一淡水取水干管,若干淡水内循环支路的进水端均连通该淡水取水干管;和/或所述淡水取水干管还连接消防供水管道;和/或所述淡水循环储水罐可设置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0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