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669.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邵彬;李函文;余佳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3/34 | 分类号: | A61K33/34;A61K31/145;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损伤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化学医药技术领域。该药物组合物是由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组成;所述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的重量比为(10~100):(0.1~1)。本发明研究发现将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联合使用可以治疗急性肾损伤,与单独使用双硫仑或葡萄糖酸铜相比,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同时,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联合使用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肾脏滤过功能短期内急性减退或丧失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具体是指突发(1-7d内)和持续(24h)的肾功能突然下降,定义为血清肌酐(SCr)至少上升0.5mg/dl,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可伴有少尿(400ml/24h或17ml/h)或无尿(100ml/24h)。根据病变部位和病因不同,急性肾损伤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近年来,AKI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每年大约有1300余万AKI患者,其中约170万例患者死于AKI及其并发症,急性肾损伤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目前,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处理并发症和血液净化治疗等。急性肾损伤的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预后不佳。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病死率可高达50%。急性肾损伤后存活的患者多数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5%的患者肾功能不能恢复,需要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老年患者中比例可高达16%。另有约5%的患者肾功能虽然恢复,但将逐渐发生慢性肾功能损害,表现为Scr虽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可出现持续性高血压,伴或不伴有蛋白尿,可能与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和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有关。
研究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效果好,且预后良好,生存率高的药物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用药后再饮酒即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令嗜酒者不再思饮酒,而达到戒酒的目的。葡萄糖酸铜(Copper Gluconate,Cu(II)),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铜缺乏症,还可以治疗贫血、骨质疏松或是高血压。
目前,这两种药物均未报道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更未见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肾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组成;所述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的重量比为(10~100):(0.1~1)。
进一步地,所述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的重量比为75: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比称取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混合,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制剂,它是由前述的药物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联合用药物,它含有相同或者不同规格的同时或者分别给药的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的重量比为(10~100):(0.1~1)。
进一步地,所述双硫仑和葡萄糖酸铜的重量比为75: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的联合用药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