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更昔洛韦钠的合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1796.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峰;蔡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3/18 | 分类号: | C07D473/18 |
代理公司: | 海南汉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6003 | 代理人: | 李海峰 |
地址: | 570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昔洛韦钠 合成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昔洛韦钠的合成工艺,以二乙酰鸟嘌呤为原料,将二乙酰鸟嘌呤与对甲基苯磺酸、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溶液混合加热,再加入三乙酰甲氧甘油进行缩合,并通过在缩合过程中添加甲醇和吸附剂,使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减少三乙酰更昔洛韦的异构体生成,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最后在氢氧化钠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得到更昔洛韦钠。采用本发明合成工艺生产的更昔洛韦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厂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更昔洛韦钠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更昔洛韦(化学名为9-(1,3-二羟基-2-丙氧甲基)-鸟嘌呤)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成员,是目前治疗CMV感染最好的药物之一。但目前制备的更昔洛韦杂质一般都在0.4%以上,将其用于注射,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且更昔洛韦存在化学结构不稳定和溶解度低的问题,容易出现稀-醇互变现象,在制备医药制剂特别是水溶液制剂时常需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如果助溶剂加入过多,则必然会增加临床使用中的毒副作用。
因此,如何在保证更昔洛韦药效的基础上,提高其稳定性和溶解性,减少毒副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更昔洛韦钠是在更昔洛韦的基础上,经过成盐、结晶、低温真空干燥所得的更昔洛韦钠,更昔洛韦钠与更昔洛韦相比,有效避免了稀-醇互变现象,还具有杂质含量少、制备成本低廉和水溶解性较好的优点。因此,更昔洛韦钠是一种较更昔洛韦更加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目前,对于更昔洛韦钠合成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少。
专利CN103570716A《一种更昔洛韦钠的无水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更昔洛韦钠的制备路线,先将更昔洛韦与氢氧化钠反应成盐,再用乙醇析出结晶,得到更昔洛韦钠水合物,最后向更昔洛韦钠水合物中加入低级醇或酮,加热结晶,得到无水晶型的更昔洛韦钠,但该方法是以更昔洛韦为原料制备更昔洛韦钠。
2017年第5期《化工设计通讯》上记载的,由刘新元撰写的《更昔洛韦的合成工艺改进》,公开了以双乙酰鸟嘌呤为起始原料,通过制备更昔洛韦钠盐来代替三乙酰更昔洛韦的精制,再制备得到更昔洛韦的方法,该方法的目的在于制备更昔洛韦,更昔洛韦钠作为中间体存在,并未对更昔洛韦钠的制备进行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更昔洛韦钠的合成工艺。
本发明所述一种更昔洛韦钠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二乙酰鸟嘌呤和对甲基苯磺酸混合,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溶液,加热至100~120℃,投入三乙酰甲氧甘油和吸附剂,再加热至165~178℃,搅拌反应4~6h后,减压浓缩后蒸干,洗涤蒸干物质后干燥,得三乙酰更昔洛韦;
S2.取步骤S1的三乙酰更昔洛韦与氢氧化钠乙醇水溶液混合,加热至60~65℃回流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析出沉淀,过滤,用乙醇洗涤滤饼,真空干燥,得更昔洛韦钠。
进一步的,步骤S1中,二乙酰鸟嘌呤、对甲基苯磺酸、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溶液和三乙酰甲氧甘油的比例为1g:(0.01~0.02)g:(5~8)mL:(1~1.2)mL。
进一步的,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溶液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按1:(2~2.5)的体积比混合所得。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HPD-600树脂按1:(0.46~0.58)的重量比混合所得。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吸附剂的加入量为二乙酰鸟嘌呤重量的22~35%。
进一步的,步骤S1中,以10~15℃/min的速率加热至165~178℃。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反应为以40~50r/min的速率搅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