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压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2213.1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允;赵望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4;F04B39/1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30093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压机用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压机用减震降噪装置,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内设置的内壳体、位于外壳体顶部设置的顶板,内壳体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空压机,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伸缩柱,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弧形的橡胶板,且橡胶板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滑动机构与内壳体内底壁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空压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内壳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棉,第二消音板与顶板之间设置为真空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空压机不易晃动,减震降噪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压机用减震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或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
现有的空压机在使用时,工作稳定性较低,容易产生晃动,已有的减震装置通常对空压机底部进行减震支撑,减震效果不佳,空压机仍然容易晃动,同时,空压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噪音,影响周围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空压机用减震降噪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减震效果不佳,且工作时会产生噪音,影响周围环境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压机用减震降噪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压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内设置的内壳体、位于外壳体顶部设置的弧形的顶板,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外侧壁与内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压机,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弧形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外顶壁与支撑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橡胶板的内顶壁通过多个第一弹簧与内壳体的内底壁相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底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橡胶板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滑动机构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空压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远离空压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的第一消音板和弧形的第二消音板,所述第二消音板位于第一消音板上方设置,且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棉,所述第一消音板下方的内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消音板与顶板之间设置为真空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部与橡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滑槽的底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插接在滑槽内,且第一导向杆贯穿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两侧的第一导向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弧形的第一夹板和弧形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位于第二夹板的外侧设置,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三弹簧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板靠近空压机的一侧设置有橡胶缓冲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螺杆,所述第一夹板靠近内壳体侧壁的一侧中心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与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杆、限位块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一夹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内壳体的内侧壁上,且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滑板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滑板滑动连接,且滑板两侧的第二导向杆外侧套设有第四弹簧。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柱包括套筒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插入套筒内并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插入套筒内的一端与套筒内顶壁之间通过第五弹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激光标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