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烧结烟气外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479.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旺生;范一凡;黄董平;秦林波;韩军;梅丹;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F27B21/1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庞宽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烧结 烟气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布一种一体化烧结烟气外循环系统。烧结机上沿行进方向布置多个烟气分流混合器,各烟气分流器的第一入口连接环冷烟气管路的支管,及第二入口连接烧结烟气管路的支管上都设有电控阀门、流量计,烧结烟气管路、环冷烟气管路上设有压力表、温度表、氧含量监测计、气体流量计,各支管上的电控阀门对每一支管内的气流量精确控制以此满足各烧结带所需循环风量,并在控制进入烟气分流混合器中烧结烟气量与环冷烟气量的基础上控制混合后烟气氧含量。环冷烟气补入少量氧气后与氧含量稍低的烧结烟气混合即可达到使用最少的氧气补入量达到最均匀的混合效果,满足混合烟气进行烧结的氧含量最低要求,充分利用了氧含量稍低的烧结烟气的余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烧结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一体化烧结烟气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烟气循环工艺是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高温低硫烧结废气及环冷机处低温高氧废气返回点火器后的烧结机台车上部的密封烟气罩中循环使用的一种烧结方法,目的是回收烧结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提高烧结产生的废热的利用率,降低燃料配比,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的处理浓度,减少脱硫脱硝系统的废气处理量,降低净化系统的固定投资及运行成本,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目前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分为两种,即内循环和外循环。
如图10所示,内循环工艺是由新增抽风机将温度较高、氧含量较高、硫化物尤其是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的风箱废气直接抽入新设管道而不进入原有烟道,再经过除尘器除尘后与来自环冷机的循环热风在混合器中混匀,并进入烧结机台车烟气罩内,再次通过料层参与烧结过程。
如图11所示,外循环工艺是在常规烧结工艺基础上,将氧含量较高、硫化物尤其是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的某一烟道的废气在主抽风机后由循环风机引出,再与经除尘器除尘后的环冷机循环热风在烟箱混合器中混匀,并进入烧结机台车机罩内,再次通过料层参与烧结过程。
内循环工艺必须在风箱支管处另设新管道进行取风,虽然能够避免循环气流短路保证气流稳定性,但工程改动量多,固定投资高,更适用于新建项目,对已建成投产使用的现有工程不适用,而外循环工艺在低硫段抽风机后烟道取风,虽会降低气流稳定性,但只需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加设的小功率引风机及烟气进气管路即可,相比常规烧结无需较多改动,固定投资低,更适用于现有项目和工程的改造。
本领域技术研究发现,烧结机沿台车行进方向次分为点火区域、环冷烟气区域、SO2浓度快速升高区域、SO2浓度快速降低区域和烧结烟气区域等5个区域,点火区域和环冷烟气区域产生的烧结烟气SO2浓度低,小于100mg/m3,NOx浓度较高,一般在400mg/m3以上;SO2浓度快速升高区域产生的烟气SO2浓度从100mg/m3以下快速增加到2000mg/m3以上(最高值与烧结混合料的含硫量及烧结工艺参数有关),所含NOx浓度开始下降,但下降趋势不大;SO2浓度快速降低区域产生的烟气SO2浓度从2000mg/m3以上快速降低到50mg/m3左右,所含NOx浓度快速下降,由300mg/m3左右快速下降到50mg/m3以下;烧结烟气区域产生的烟气,所含SO2和NOx浓度均低于50m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