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承载释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732.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安静;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6/38;H04W76/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承载 释放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承载释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的数据链路层实体监控无线承载的数据收发状态,得到第一监控结果;该终端设备的控制层实体监控所述无线承载的会话状态,得到第二监控结果;该终端设备的应用层实体监控当前运行应用的应用消息,得到第三监控结果;根据该第一监控结果、该第二监控结果和该第三监控结果,确定是否释放无线承载,该方法能够实现及时释放空闲的无线承载,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承载释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通过建立链路来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如果数据传输完成,网络又不释放链路,那么功耗必然要比处于idle(空闲)状态的终端高,尤其对于支持双连接或者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的终端,功耗较大的问题更加明显。虽然,如果没有数据收发,网络侧会指示定时器在超时后释放连接回到idle状态。但是,按照协议规定,只有在没有任何数据收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回到idle状态,如果空口上一直有信令收发,终端仍然很难回到idle状态。另外,目前也有一些实现方案提到:终端可以发送请求省电或者释放连接的指示给网络,网络侧收到指示后,发送RRC release(RRC释放)消息让终端回到idle状态。该方案虽然可以让终端进入省电状态,但是需要网络侧的配合,导致需要升级网络。因此,目前终端尚存在因无线承载释放不及时,导致终端功耗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承载释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用以改善无线承载释放不及时,导致终端功耗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承载释放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的数据链路层实体监控无线承载的数据收发状态,得到第一监控结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层实体监控所述无线承载的会话状态,得到第二监控结果;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层实体监控当前运行应用的应用消息,得到第三监控结果;根据所述第一监控结果、所述第二监控结果和所述第三监控结果,确定是否释放所述无线承载。
有益效果在于,终端设备通过协议层中的多层建立数据收发状态,从而确保空闲的无线承载被及时断开,终端可以回到idle状态,以降低终端的功耗。该方法不需要网络侧和终端的配合,也不需要升级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一监控结果、所述第二监控结果和所述第三监控结果,确定是否释放所述无线承载,包括:
当所述第一监控结果包括无线承载的数据包的收发数量为空,所述第二监控结果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不处于业务流程中且处于稳定态,以及非接入层NAS确定当前不存在非接入层协议流,所述第三监控结果包括当前运行应用的应用消息为空,则释放所述无线承载。
上述方法中,因第一监控结果包括当前运行应用的应用消息为空,第二监控结果包括RRC不处于业务流程中且处于稳定态,以及NAS确定当前不存在非接入层协议流,所述第三监控结果包括无线承载的数据包的收发数量为空,所以可以确定无线承载处于没有传输数据的状态,因此可以释放无线承载,避免无线承载的误释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根据所述第一监控结果、所述第二监控结果和所述第三监控结果,确定是否释放所述无线承载,包括:
当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条件满足时,保持所述无线承载的连接状态;
条件1:所述第一监控结果包括无线承载的数据包收发数量不为空;条件2:所述第二监控结果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处于业务流程中,条件3:所述第二监控结果包括非接入层NAS确定当前存在非接入层协议流;条件4:所述第三监控结果包括当前运行应用的应用消息不为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释放所述无线承载,包括:开启定时器,当定时器超时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无线承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当定时器超时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无线承载,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