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型电涡流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3104.1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1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蓓蓓;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衡土木减隔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3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涡流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型电涡流阻尼器,包括螺旋副传动组件和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有与上盖板平行的旋转盘,旋转盘安装在螺旋副传动组件上,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还设有磁体,磁体包括上磁体和下磁体,上磁体与下磁体磁极极性相反;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还包括连接筒,连接筒的两端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固定连接,上磁体和下磁体均设置于连接筒与螺旋副传动组件之间,螺旋副传动组件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且螺旋副传动组件贯穿上盖板,上磁体、下磁体与旋转盘之间均具有空隙,空隙大小可调节。利用本发明可以通过精准调节空隙的大小实现调节阻尼力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型电涡流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一种以提供运动的阻力来耗减运动能量的减震装置,利用阻尼器来耗能减震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枪炮以及汽车等行业的传统技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逐步的把利用阻尼器耗能减震的技术应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常用的阻尼器主要有液体阻尼器、气体阻尼器和电磁阻尼器三类,阻尼器对于补偿拾振器摆系统中很小的摩擦和空气阻力,改善频率响应等具有重要作用。
电涡流阻尼产生的基本原理是:当处于磁场中的导体板切割磁力线时会在导体板中产生电涡流,电涡流又会产生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新磁场,从而在原磁场和导体之间形成阻碍二者相对运动的阻尼力,如果将导体板与振动结构相连接,就可以产生结构减振与耗能的作用,成为电涡流阻尼器。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常用的一些阻尼装置相比,电涡流阻尼器不依靠机械摩擦耗能,没有工作流体也就不存在漏液和密封的问题,具有可靠性高、耐久性好和构造相对简单等优点。
现有公开号为CN103821861B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旋传动方式的轴向电涡流阻尼器,其包括螺旋副传动组件、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包括大小一致且按上下平行设置的由导磁材料制成的上圆盘和下圆盘,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设有与上圆盘平行的由导电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的旋转圆盘,旋转圆盘安装在螺旋副传动组件上并随螺旋副传动组件做旋转运动;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还设有多对磁体,每对磁体中上磁体与下磁体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反。该阻尼器通过螺旋副把受控结构的轴向运动转化为阻尼器内部结构的旋转运动进行控制,实现了控制效率的大幅提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提高了阻尼器的控制效率,但是阻尼力的大小无法进行调节,在装置需要调节阻尼力大小的时候只能更换阻尼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阻尼器无法调节阻尼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型电涡流阻尼器,通过连接筒采用上下分体结构,可以通过调节上下连接筒之间的旋合长度精准调节空隙的大小,从而实现调节阻尼力的大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型电涡流阻尼器,包括螺旋副传动组件和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所述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包括大小一致且按上下平行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设有与所述上盖板平行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安装在所述螺旋副传动组件上并随所述螺旋副传动组件做旋转运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还设有磁体,所述磁体包括上磁体和沿所述上盖板轴线方向安装在所述上磁体下方的下磁体,所述上磁体与所述下磁体磁极极性相反,所述旋转式电涡流阻尼产生器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均设置于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螺旋副传动组件之间,所述螺旋副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且所述螺旋副传动组件贯穿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磁体、所述下磁体与所述旋转盘之间均具有空隙,所述连接筒为上下分体结构,使得所述空隙大小可调节,所述连接筒包括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所述上连接筒与所述下连接筒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可调型电涡流阻尼器通过将连接筒设计成上下分体结构,通过调节上下连接筒之间的螺纹旋合长度,可以调节上下盖板之间的距离,上下盖板的移动使得上下磁体随之移动,从而改变旋转盘与上下磁体之间的空隙大小,实现阻尼力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衡土木减隔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衡土木减隔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