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3579.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周明;朱杰;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C05G3/00;C05G3/80;C05G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樟 黄化 处理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香樟树培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及应用。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包括树根浇灌处理和树干吊注处理;所述树根浇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液准备、根灌液制备、根部浇灌;所述树干吊注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植物营养液准备、树干吊注。香樟树,采用上述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处理。本申请通过树干吊注植物营养液,能够更为直接地将植物营养液作用于香樟树,同时配合生根粉和海藻精组合物的根部浇灌,有利于提高香樟树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促进香樟树的根部生长,增加对土壤中铁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了香樟树黄化的改善效果,并明显加快了香樟树黄化的改善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香樟树培育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香樟为樟科樟属植物,是一种常绿乔木。香樟树形优雅,叶色翠绿,四季常青,是城市行道和绿地的骨干树种。香樟黄化是香樟树存在的典型病症,表现为叶片由绿变黄、变薄;严重者叶片变褐色、黄白色。一般来说,香樟树在3-5月黄化现象最严重,6-8月树叶会稍许变绿,11月之后,树叶又会重新变黄。
一般在树叶中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低,而叶绿素相对含量高,树叶呈现绿色。但是,如果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发生逆转,则树叶会变黄。而树叶叶绿素的含量高低又与植物内有效铁的含量有关,因此香樟树植株体内铁元素的不足会导致香樟树叶片的黄化,并且是香樟树黄化的主要原因。
土壤中的铁元素以可溶离子态缓慢释放出来,二价铁的形式很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这种形态的铁称为有效铁。但是在碱性条件下,二价的铁离子很容易被氧化成三价的铁离子,这种形式的铁是很难被植物利用的。一般来讲,pH为5.5-6.5的土壤中,有效铁的含量为6.22mg/kg;而pH升高后(如pH到达8),有效铁的含量会低于5.27mg/kg。香樟作为典型的酸性土壤指示植物,适宜在pH为5.5-6.5的土壤中生长;若香樟长期生长在偏碱性的土壤里,会影响根系对铁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降低了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使叶片变黄。同时,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根系发育不良或化肥、农药施用不当,也能影响香樟对铁元素的吸收,导致黄化病的发生。
相关技术中,采用浓度为0.4%左右的硫酸亚铁溶液对香樟树,尤其是香樟树叶面进行喷洒浇播,以此来补充香樟树的有效铁,从而提高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改善香樟树的黄化问题。
然而,发明人认为采用喷洒硫酸亚铁溶液的方式,见效较慢,香樟树黄化病的改善速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香樟树黄化问题的改善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包括树根浇灌处理和树干吊注处理;
所述树根浇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液准备:取生根粉,按质量比为1:(250-1000)的比列溶于水中得到生根处理液;取海藻精组合物,按质量比为1:(500-1600)的比例溶于水中得到海藻精组合物处理液;
根灌液制备:按生根粉与海藻精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1.25-5)的比例分别取所述生根处理液和所述海藻精组合物处理液,混合均匀得到根灌液;
根部浇灌:按照香樟树胸径每5cm取1.5-2.5kg根灌液的比例,将所述根灌液浇灌到香樟树根部;重复根部浇灌2-3次;
所述树干吊注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植物营养液准备:按照胸径为20cm及以下的香樟树使用500-1000mL植物营养液,之后香樟树胸径每增加10cm植物营养液增加500mL的比例取植物营养液,并以500mL为一份的比例将植物营养液分成若干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