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传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3734.9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炼;张波;贾东方;肖春云;何爱民;孙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5/00 | 分类号: | F03D15/00;F03D9/25;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笑雨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传动系统 | ||
一种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第一太阳轮为空心轮,空心轮包括第一端面和与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第二行星架包括第三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花键,空心轮的内周面设有内花键,第二行星架的第三连接端自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延伸而位于空心轮内而使第三连接端的外花键与空心轮的内花键连接。通过将后一级行星架延伸入前一级空心的太阳轮中,通过行星架上的外花键与太阳轮的内花键连接,进一步减少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的轴向尺寸,提高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的紧凑性,实现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的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风电齿轮箱的风力发电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并实现其能源替代作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既是整个能源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也是风电产业自身的发展目标。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行业即将迎来全面平价时代,对发电效率提升、度电成本下降和经济效益要求更高。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发展,大功率机组将进一步迭代小功率机组,但随着功率变大,齿轮箱体积和重量也越来越大,不仅难以加工,连运输、装配和吊装都极其困难。因此,风力发电机组“轻量化”将是风电行业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技术研发的重点。传统的风电齿轮箱是通过主轴与轮毂联接,主轴后端与齿轮箱行星架采用收缩盘或法兰联接来传递扭矩,这样结构比较复杂,且笨重。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风力发电传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空间占用较小的风电齿轮箱。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电齿轮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行星齿轮系;所述箱体包括与行星轮齿系配合的内齿圈,所述行星齿轮系至少包括第一级行星齿轮系和第二级行星齿轮系;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一行星架、可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一行星架的多个第一行星轮以及围绕第一行星齿轮系的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一太阳轮;第二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二行星架、可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二行星架的多个第二行星轮以及围绕第二行星齿轮系的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二太阳轮;所述内齿圈包括与第一行星轮配合的第一内齿圈以及与第二行星轮配合的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同时与所述第一内齿圈以及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同时与所述第二内齿圈以及第二太阳轮啮合;所所述第一太阳轮为空心轮,所述空心轮包括第一端面和与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述第二行星架包括第三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花键,空心轮的内周面设有内花键,所述第二行星架的第三连接端自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延伸而位于空心轮内而使第三连接端的外花键与空心轮的内花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行星架包括靠近第二行星齿轮系的第二腹板和与第二腹板相对设置的第一腹板,所述第一太阳轮包括靠近第一腹板的第一端面和靠近第二腹板的第二端面,沿第一行星齿轮系转动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位于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所述第二行星架的连接端从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侧延伸入所述空心轮中以使第二行星架的外花键与空心轮的内花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太阳轮为从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贯通的空心轮,第一太阳轮的内花键位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第三连接端位于空心轮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行星架和第一太阳轮设有能够相互抵挡的抵挡面,第一太阳轮通过所述抵挡面将受到的轴向力传递至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架上固定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和第一太阳轮之间存在间隙,当第一太阳轮产生浮动时,定位件和第一太阳轮之间的间隙允许第一太阳轮浮动并且定位件能够承受第一太阳轮浮动时产生的轴向力。
作为优选,第一太阳轮包括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第一内孔包括第一内周面和第二内周面,第一内周面和第二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行星架的连接端包括第三端面,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面和能够在第一太阳轮浮动时承受轴向力的限位面,所述定位面固定在第三端面,限位面与第一太阳轮之间存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务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取消絮凝药剂消耗的煤制氢灰渣脱水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