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相关性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4182.3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开元;刘科研;贾东梨;叶学顺;盛万兴;孟晓丽;詹惠瑜;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相关性 配电网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数据相关性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待测线路相邻测点的负序电压幅值判断待测线路的负序电压是否最大,若是,则转至步骤3,否则,转至步骤2;
步骤2.判断故障位置是否在待测线路的末端方向,若是,则转至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3.判断待测线路相邻测点的基频电流向量是否满足第一故障判据,若是,则判定待测线路为故障状态,否则,转至步骤4;
步骤4.判断待测线路相邻测点的高频电压幅值和负序功率方向是否满足第二故障判据,若是,则判定待测线路为故障状态,否则,转至步骤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待测线路相邻测点的负序电压幅值判断待测线路的负序电压是否最大,包括:
若待测线路首端方向相邻测点的负序电压幅值Uleft(1)满足Uleft(1)-Uleft(i1)>0且待测线路末端方向相邻测点的负序电压幅值Urightk(1)满足Urightk(1)-Urightk(ik)>0,则待测线路的负序电压最大;
其中,Uleft(i1)为待测线路首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第i1个测点的负序电压幅值,Urightk(ik)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第ik个测点的负序电压幅值,i1=2,3,…n1,n1为待测线路首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的其他测点总数,ik=2,3,…nk,nk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的其他测点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待测线路是否存在相邻的故障线路,包括:
若待测线路首端方向相邻测点的距离保护的触发逻辑为真且待测线路末端方向相邻测点的距离保护的触发逻辑为真,则故障位置在待测线路的末端方向,否则,故障位置不在待测线路的末端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故障判据的计算式如下:
上式中,为待测线路首端方向相邻测点的基频电流向量,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第i个相邻测点的基频电流向量,n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的测点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故障判据的计算式如下:
U2left(1)-U2left(i1)>0,U2rightk(1)-U2rightk(ik)>0
pleft=1,prightk=1
上式中,U2left(1)为待测线路首端方向相邻测点的高频电压幅值,U2left(i1)为待测线路首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第i1个测点的高频电压幅值,U2rightk(1)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相邻测点的高频电压幅值,Urightk(ik)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第ik个测点的高频电压幅值,i1=2,3,…n1,n1为待测线路首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的其他测点总数,ik=2,3,…nk,nk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除相邻测点以外的其他测点总数,pleft为待测线路首端方向相邻测点的负序功率方向,prightk为待测线路末端方向相邻测点的负序功率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41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