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木质振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4238.5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蕊;詹先旭;梅长彤;董安然;孟祥真;董先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02 | 分类号: | B27K3/02;B27K3/50;B27K3/36;B27K5/00;B27D3/00;G01N1/28;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木质 制备 方法 | ||
一种超薄木质振膜的制备方法,一定温度下通过以氯化胆碱、乙酸酐、乙酸等混合形成的均匀透明液体在微波中处理木材试件,再用溶剂洗涤,最后经过热压,得到超薄木质振膜;经过上述处理得到的振膜可以减少振膜表面的亲水基团,使得振膜不易吸潮,更加稳定,品质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配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薄木质振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受益于全球智能终端市场的发展及耳穿戴的消费时尚,近年来全球耳机市场持续上升。耳机中产生振动的元件是振膜。当电信号通过线圈时,磁场产生变化导致振膜受力变形,振膜随着电信号快速变化产生高速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波动,从而产生声波。不同材质、尺寸、形状的振膜在声音表现上都会有所区别,因此振膜对于耳机单元的声音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振膜的种类有纸质振膜、塑料振膜、金属振膜、陶瓷振膜、碳基材料振膜等。单纯的纸质振膜防潮性能差,需在纸基上喷涂涂层或进行改性处理,导致纸质振膜工艺复杂且不环保。大多数塑料振膜很难降解,亦不环保。金属、陶瓷和碳基材料振膜通常成本比塑料振膜高,且制造工艺复杂,限制其广泛应用。相比较而言,更具竞争力的当属木质振膜。从稳态振动方面考虑,振膜的主要要求是比动态弹性模量(E/ρ)尽量大;木材具备振膜材料所需的低密度、高弹性模量的特性要求,木材纤维的理论抗拉强度最高可达7.5 GPa,弹性模量可达120 GPa,高于普通金属、陶瓷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利用天然可降解的木材制备声学振膜不仅可以发挥木材优良的声学特性,还因木材具备与振膜要求相匹配的力学性能,使得木质振膜具备传导速率快、自然衰减性好、利于高频解析延伸、降低分割振动等诸多优点。然而,目前木质振膜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比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391578.3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布了一种木质新型耳机振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将优质木料切削成长2厘米、宽2厘米、厚度0.3~0.5毫米的薄木片,再将薄木片置入热风烘干设备中烘干2~3小时,烘干温度设定为60~80℃;(2)配制65%浓度的乙醇溶液,再向乙醇溶液中加入溶液质量3~5%的二氧化钛粉末,充分搅拌15~20分钟后,将步骤(1)中烘干的薄木片置入溶液中浸泡10~12小时后取出自然风干;(3)将步骤(2)中风干的薄木片再置入丙三醇中浸泡5~7小时后取出,沥干后置入热风烘干设备烘干3~4小时,烘干温度设定为60~80℃;(4)将步骤(3)中烘干的薄木片从中心点向一边垂直切一条缝隙,再将薄木片置入模具中压模10~15分钟,取出后按照模具形状剪切、粘合木片成振膜。但是,该方法所制得的振膜存在着易吸潮、易变形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木质振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木质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将氯化胆碱、乙酸酐、乙酸混合形成均匀透明液体,氯化胆碱:乙酸酐:乙酸的摩尔比为1:(1~3):(1~3),得到DES体系混合液;
S2:取木材试件浸入步骤S1中所述的DES体系混合液中,并通过微波处理得到改性木材试件;所述的木材试件与DES体系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10~30);
S3:将步骤S2中所述的改性木材试件取出,冷却至室温后浸泡在第一溶剂中以去除剩余反应液,得到预处理木材试件;在本步骤中,浸泡时间为2h~6h;
S4:将步骤S3中所述的预处理木材试件取出,浸泡于由无水乙醇或丙酮形成的第二溶剂中,得到精处理木材试件;
S5:对步骤S4中所述的精处理木材试件进行热压,得到超薄木质振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4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