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误差检测的工件、检测方法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5037.7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谢罗峰;廖启豪;王玲;殷鸣;殷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误差 检测 工件 方法 处理 | ||
1.一种用于热误差检测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基于热误差检测的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工件本体,所述工件本体包括多个截面尺寸不同的棱柱体,所述棱柱体的轴心上设有用于供夹具夹持的中心通孔,且棱柱体的侧面上均设有颜色涂层;所述多个棱柱体沿轴向依次连接,且多个棱柱体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工件本体固定在机床夹具上,旋转砂轮,选取工件本体中棱柱体的任意一个侧面为初始侧面,使所述初始侧面正对机床的砂轮且与砂轮接触,记录当前砂轮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S20、机床在正常工况下运行指定时间后,将工件本体重新固定在机床夹具上,使得所述初始侧面正对机床的砂轮,旋转砂轮,调节砂轮的位置至初始位置;
S30、切换所述砂轮正对的工件本体的棱柱体的侧面,且切换后砂轮所正对的侧面到砂轮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切换前砂轮所正对的侧面到砂轮之间的相对距离;
S40、重复步骤S30,直至所有指定侧面均完成一次正对砂轮的过程;
S50、以工件本体中所有出现了磨损的面为检测面,根据检测面的距离变化数据,得到热误差数据;其中,所述距离变化数据指的是各个面在被磨损时,砂轮的工作位置相比于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选取最后出现磨损的侧面的砂轮的工作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差作为下行值,选取第一次没有出现磨损的侧面的砂轮的工作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差作为上行值,所述上行值和下行值之间的区间范围即为热误差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误差检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0中,所述工件本体为正多边形棱柱;
且步骤S30具体包括:转动所述工件本体,从而切换所述砂轮正对的工件本体的侧面,将所述砂轮向远离工件本体的方向移动距离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误差检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工件本体的侧面进行表面误差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热误差检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工件本体的侧面进行表面误差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工件本体中的任意一个侧面为标准侧面,旋转砂轮,使所述标准侧面正对机床的砂轮且与砂轮接触,记录当前砂轮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将所述砂轮向远离工件本体的方向移动距离M,并依次切换所述砂轮正对的工件本体的侧面;
根据所述工件本体的所有侧面的磨损情况得到工件本体的表面误差数据。
5.一种工件热误差检测后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本体在检测后对工件本体的所有侧面进行磨削处理;
将磨削处理后的工件本体的所有侧面进行涂层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0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