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6064.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琪;王铁峰;周理龙;蓝晓程;王建英;刘玉敏;赵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8/18 | 分类号: | B01J8/18;B01J8/28;B01J8/34;C01B32/40;C10B53/04;C10B5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式煤粉热解 还原 co base sub | ||
1.一种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制取CO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连通设置的两段流化床反应器,上段为热解段(1),下段为还原段(2);
所述热解段(1)设有进料装置(10)和排气部(11),且所述热解段(1)内上下间隔地设有多层层板(12);所述进料装置(10)用于将物料供入所述热解段(1)内的顶部,所述物料依次经各层所述层板(12)下落后,进入所述还原段(2);
所述还原段(2)设有排灰口(204)和若干进气口,由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流将所述还原段(2)内的物料吹动成流化态;所述排灰口(204)用于排出所述物料和所述气流反应生成的灰渣;
且,由所述还原段(2)进入所述热解段(1)的气流,依次通过各层所述层板(12)后经所述排气部(11)排出,并将各层所述层板(12)处的所述物料吹动成流化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制取CO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段(2)内设有导流结构;于所述气流吹动下,因所述导流结构的引导,所述物料在所述还原段(2)内形成不同的流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制取CO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还原段(2)中央的导流筒(21);所述进气口包括设于所述还原段(2)底部的第三进气口(203),以及设于所述还原段(2)的侧壁上、并将气流向下引至所述导流筒(21)和所述还原段(2)的内壁之间的第一进气口(201);所述物料随所述第三进气口(203)进入的气流于所述导流筒(21)内上升而形成第一流段,并随所述第一进气口(201)进入的气流从所述导流筒(21)外部下降而形成第二流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制取CO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21)呈圆筒状,且所述导流筒(21)的底部被构造为喇叭形;所述导流筒(21)下端口与上端口的面积之比为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制取CO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段(1)被配置为圆筒状,所述层板(12)采用旋流板;所述旋流板与所述热解段(1)的内壁之间间隙设置,而形成供所述物料下落的下料通道(121);所述下料通道(121)的下方设有引导结构(122),所述引导结构(122)用于将通过所述下料通道(121)的所述物料引导至下方相邻的所述旋流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制取CO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12)依照上升气流的流向设置,所述热解段(1)内的上升气流通过所述层板(12)上的开孔将所述层板(12)上的所述物料吹起而呈流化状态;所述排气部(11)设于最顶层的所述层板(12)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热解与半焦还原CO2制取CO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段(1)内设有与所述热解段(1)同轴设置的导流管(13),各所述层板(12)环绕所述导流管(13)、并依照下降气流的流向设置;所述热解段(1)内的上升气流径直通过所述导流管(13)后迂回,再由上至下依次经过各所述层板(12);所述排气部(11)设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板(12)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60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