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双涵道引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6191.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旭博;杨青真;陈鹏飞;杨皓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2K9/96 | 分类号: | F02K9/96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康进兴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空发动机 双涵道引射 装置 | ||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双涵道引射装置,内涵道体位于该引射器内。各稳流支板的气流入口端分别固定在引射器中段壳体的内表面,并与该引射器中段上的环形高压气源驻室连通;各稳流支板的封闭端位于内涵道体内。由所述引射器内表面与内涵道体外表面之间形成了引射装置的外涵道,由内涵道体的内孔形成了引射装置的内涵道体。本发明通过分布的可变马赫数喷嘴改变内涵外涵引射排气速度,实现了变涵道比引射,能够进行涡扇发动机动力模拟,并且引射器内涵道体进排气位置都位于外涵道内,内涵道体高速混合引射气体在涵道支板出口能够进一步引射外涵混合气体,实现了涵道二次引射,进一步提高了外涵混合引射流的动能,也提高了整体的引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可变工况多喷嘴分布式双涵道引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组合动力超声速自由进气、矢量推力发动机排气、大涵道比发动机大量流流动等新概念、新布局、新技术在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中的大量应用,试验包线不断拓宽,试验成本不断提高,试验的技术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发展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效率的模型试验模拟技术。对发动机动力装置的模拟,引射器是其中的核心部件。不同压力的两股气流在引射器中相互混合并发生能量交换,以形成一股混合压力的流体。
引射器能够以较低的试验成本和较高的效率获得发动机动力装置的进排气效应,但传统的引射器高能流体与低能流体的物质交换区域不大,引射效率较低;通常主次流体的混合段较长,且由于所使用的喷嘴为固定的喷嘴而不能变工况工作。在公开号为CN111911465A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二元喷管引射器装置,通过多个高压中空引射通道进行引射,但该装置不能更改引射出口面积,不能更改混合气流的气动参数。在公告号为CN110411704B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低速风洞飞行器进行排气模拟试验的引射器模块,通过多个短小的分布喷嘴进行引射,但该装置的混合排气速度较低,并且没有混合段,高能流体的引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航空用引射器不可改变工况和不能内外涵分别排气工作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双涵道引射装置。
本发明包括高压进气管道、引射器、内涵道体、前缘稳流支板和可变马赫数喷嘴。以所述引射器作为外涵道体,内涵道体位于该引射器内;所述引射器分为引射器前段、引射器中段和引射器后段。稳流支板有6个;各所述稳流支板的气流入口端分别固定在引射器中段壳体的内表面,并与该引射器中段上的环形高压气源驻室连通;各稳流支板的封闭端穿过内涵道体壳体上的稳流支板插孔,并伸入该内涵道体内。所述内涵道体焊接在内环第一排喷嘴与第二排喷嘴之间。由所述引射器内表面与内涵道体外表面之间形成了引射装置的外涵道,由内涵道体的内孔形成了引射装置的内涵道。
所述内涵道体的筒体上均布有六个用于嵌装各稳流支板的插孔,装配时,将所述各稳流支板分别装入各插孔内并固定。
各所述稳流支板上沿长度方向分别安装有三个可变马赫数喷嘴,并根据各可变马赫数喷嘴在该稳流支板上的位置,自所述引射器中段内表面至该引射器中段中心处形成了三排环形的可变马赫数喷嘴,依次为第一排可变马赫数喷嘴、第二排可变马赫数喷嘴和第三排可变马赫数喷嘴,并使该第一排可变马赫数喷嘴位于所述内涵道体中,第二排可变马赫数喷嘴和第三排可变马赫数喷嘴均位于所述外涵道内。各所述可变马赫数喷嘴的出口均朝向所述引射器后段。
所述引射器中段为环形。该引射器中段的壳体为夹层结构,由该夹层在引射器中段内形成了环形的高压气源驻室。在所述夹层的内壁板上均布有6个形状与所述稳流支板的进气口相同的气孔,各气孔分别与稳流支板的进气口端连通,从而将高压气源驻室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所述各排可变马赫数喷嘴喷出。
所述引射器前段的入口为亚音速进气道,采用超椭圆曲线唇形,其表达式为
(x/a)n+(y/b)n=1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6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设备用内壁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垃圾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