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自动循环养殖方法及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7081.1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明;汪如意;江丽;俞海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质 检测 自动 循环 养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自动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处理池、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增氧仪和水质检测仪,水质检测仪包括透明检测瓶,透明检测瓶上连通有待测水进水管、排水管、冲洗水管以及若干试剂管,试剂管另一端连接有检测试剂瓶,透明检测瓶外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透明检测瓶外部的检测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检测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均连接控制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于水质检测的自动循环养殖系统,依据多种检测指标的检测方法,将多种检测指标融合在一台水质检测仪中,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设备成本,适应性强,且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业循环养殖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自动循环养殖方法及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品质的提高,水产品肉类被越来越多人追求。近几年,渔业养殖规模急剧增加,同时,将互联网技术集合渔业养殖,形成新型的智慧渔业,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养殖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对养殖水体等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实时获得养殖情况和鱼类生长状况。在实时监控中,需要在养殖水体等进行在线监测和检测,获得水体监测数据,获得各项监测指标的检测值,判断水体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现有技术中,各项检测指标均是通过单独的检测设备记性监测,涉及的检测设备较多,检测操作繁琐,且检测后,不能及时的自动对水体进行处理,很难形成一个水体监测和水质处理的闭环控制,智慧养殖成本高,适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自动循环养殖方法及养殖系统,在养殖方法技术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养殖设备的选用和设计,形成实时监测和及时的水质处理的闭环养殖模式,一方面降低智慧渔业的养殖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水处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改善养殖效率和养殖产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自动循环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水质检测设备对养殖池内的养殖水体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有PH值、溶氧量值、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含量、总磷含量、硫化物含量、氯化物含量和汞含量;水质检测设备对所述检测指标进行依次全部检测,记录养殖水的各项检测指标及检测值;
2)在1)检测中,在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含量、总磷含量、硫化物含量、氯化物含量和汞含量任一检测指标出现不合格时,将养殖池内的养殖水自动泵入水处理池;
3)依据1)中所有不合格的检测指标及检测值,自动向水处理池内定量添加水处理试剂,改善水处理池内的养殖水,使得水处理池内的养殖水各项检测指标恢复合格值;在PH值或溶氧量值出现不合格时,自动直接向养殖池内增加PH调节试剂或自动直接向养殖池内增加溶氧量;
4)在3)水处理过程中和处理完成后,自动利用水质检测设备对水处理池内的处理水体进行检测或对养殖池内养殖水进行再次检测,检测指标如1)中所述全部依次检测;同时,记录各项检测指标及检测值;
5)在4)中对水处理池内的处理水检测未出现不合格检测指标时,自动将水处理池内的合格处理水泵入养殖池内,进行循环利用。
一种基于水质检测的自动循环养殖方法,包括水质检测设备,所述水质检测设备包括水质检测仪,所述水质检测仪包括透明检测瓶,所述透明检测瓶上连通有待测水进水管、排水管、冲洗水管以及若干试剂管,所述试剂管另一端连接有检测试剂瓶,所述透明检测瓶外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透明检测瓶外部的检测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所述检测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均连接控制系统;
检测时,所述检测光发生器发出指定波段的检测光,检测光穿过透明检测瓶,被透明检测瓶内检测水吸收后,剩余检测光穿出所述透明检测瓶并被所述光接收器接收,所述光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反馈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输出待测水的检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霍山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7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