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多棱曲面柱零件的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8293.1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肖淑芬;曾勇;杨延宇;郭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C1/08 | 分类号: | B23C1/08;B23Q3/06;B23Q7/02;B23Q16/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曲面 零件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多棱曲面柱零件的加工设备,包括支撑座,旋转平台,驱动装置,切削装置,夹持变位装置;旋转平台与支撑座转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平台转动;旋转平台上设有仿形板,仿形板外周间隔设有多个突起,突起边缘圆滑过渡;多个夹持变位装置间隔设置在旋转平台上且布置于同一圆周处;两个突起之间设有一个夹持变位装置,每个夹持变位装置旁均设有一切削装置;每个夹持变位装置包括夹持待加工零件的夹持部和驱动待加工零件步进翻转一定角度的、独立工作的拨动部;多个拨动部通过设在旋转平台上的同步调角传动机构同步翻转待加工零件。两个本发明生产效率高,通过夹持变位装置能够适应不同产品尺寸的加工要求,满足产品多样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多棱曲面柱零件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企业生产中,用于加工六棱曲面柱零件(如图1所示)的生产设备主要是仿形铣床或数控机床。
中国专利“双工位仿形铣床”,授权公告号CN103302339B,授权公告日2015.05.20,公开一种双工位仿形铣床,包括机架、前后导轨、左右导轨、升降操作机构和机头;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有压紧缸;在左右导轨之间安装有仿形板;机头包括铣刀、主轴箱、电机,机头设置在前后导轨上,并位于工作台上方;升降操作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双工位仿形铣床还包括上下气动换位机构,上下气动换位机构包括垂直导轨、升降缸及气弹簧,垂直导轨与左右导轨连接,垂直导轨、前后导轨和左右导轨三者相互垂直设置,升降缸及气弹簧设置在垂直导轨下方。
现有技术通常一台设备在一段时间仅能加工一个零件,并且产品尺寸发生改变需要重新手工制造仿形源工件或者重新进行数控编程,导致大批量生产时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一段时间内加工多个零件,生产效率高的、能够适应不同产品尺寸生产要求的高速多棱曲面柱零件的加工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高速多棱曲面柱零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旋转平台,驱动装置,切削装置,夹持变位装置;
所述旋转平台与支撑座转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平台转动;
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仿形板,所述仿形板外周间隔设有多个突起,突起边缘圆滑过渡;
多个夹持变位装置间隔设置在旋转平台上且布置于同一圆周处;两个所述突起之间设有一个夹持变位装置,每个夹持变位装置旁均设有一切削装置;
每个所述夹持变位装置包括夹持待加工零件的夹持部和驱动待加工零件步进翻转一定角度的、独立工作的拨动部;
多个所述拨动部通过设在旋转平台上的同步调角传动机构同步翻转待加工零件;
每个所述切削装置的刃口位于两个突起之间且在突起的推动下能远离待加工零件,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
优选的,待加工零件每次翻转的角度α=360°/n,n为多棱曲面柱零件的棱数。
优选的,所述拨动部包括拨杆、棘轮间歇机构;所述拨杆一端与棘轮间歇机构连接,另一端在同步调角传动机构的驱动下摆动;当拨杆位于摆动的极限位置时,则拨动棘轮间隙机构旋转α角,棘轮间隙机构带动夹持部上的待加工零件翻转α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同步调角传动机构包括同步电机,同步传动带,以及与多个齿条和多个传动机构;每个所述齿条均与一拨杆卡接;每个传动机构一端与一齿条啮合,另一端与同步传动带啮合;同步电机通过同步传动带经传动机构传动使得各齿条同步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各拨杆摆动。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齿条的背面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拨杆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8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二次转移芯片的方法及其芯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座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