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行托盘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8311.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D19/44;B65D19/38;B65D77/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彭成 |
地址: | 44202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行 托盘 夹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随行托盘夹紧装置,工件通过托盘本体与设备夹具连接;托盘本体顶部设有多个定位块形成定位面,定位块外侧设有定位销;工件通过定位面和定位销的配合定位,并经拧紧螺栓与托盘本体固定;托盘本体底部设有与设备夹具适配的多个底面耐磨定位块,托盘本体两个相邻的侧面设有与设备夹具适配的侧面耐磨定位块;托盘本体通过底面耐磨定位块和侧面耐磨定位块与设备夹具形成三面定位;托盘本体两相对侧面设有工件移动装置适配的多个耐磨限位孔及耐磨限位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避免工件定位基准转变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而且也避免因铝合金工件各面各孔的磨损,降低铝合金工件成品的废品率,提高了铝合金工件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用于生产自动线自动输送、自动上下料、重复装夹定位的工件随行托盘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益成熟的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特别是在机械加工领域,工件的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同一些列的工件种类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人或机械手代替人来完成工件上下料越来越多,若只处理单序工件加工,工艺非常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机械加工领域,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通常采用多品种、多序机器人或机械手自动上下料,混线加工生产。若工件多次转换基准装夹,势必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使用机器人或机械手多序对工件直接抓取上下料,势必影响工件定位销孔及定位面的磨损。这就使得自动化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随行托盘夹紧装置,工件固定在托盘上,自动输送、自动上下料、自动夹紧都是以托盘为基础,不再对工件造成影响,特别是铝合金工件加工。
比如汽车零部件中的铝合金缸体、缸盖工件的加工,缸体、缸盖工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多台设备铣面、钻孔、镗孔、铰孔等多个工序加工,需要多次装夹,多次输送,多次上下料。像以往的工件多工序加工,都是以工件一面为基础输送,另外两面导向,势必造成这三面磨损;再加上自动上下料抓取工件,要么以工件销孔定位,要么以面定位,也会造成工件孔和面的磨损;特别是多台设备转工序加工,需要多次装夹;而且在各工序加工需要转换基准加工时,不仅对工件的定位面和孔造成磨损,又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特别是精加工工序。这种传统的输送、定位装夹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铝合金产品的连续加工生产。
现代化生产中如何避免铝合金工件重复定位装夹、重复上下料及定位基准转变对工件表面及精度的影响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自动线自动输送、自动上下料、重复装夹定位的,工件只需要上线前一次装夹,下线后一次拆卸,中间过程不再装夹和拆卸的随行托盘夹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随行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工件通过托盘本体与设备夹具连接;
所述托盘本体顶部设有多个定位块形成定位面,定位块外侧设有定位销;工件通过定位面和定位销的配合定位,并经拧紧螺栓与托盘本体固定;
所述托盘本体底部设有与设备夹具适配的多个底面耐磨定位块,所述托盘本体两个相邻的侧面设有与设备夹具适配的侧面耐磨定位块;所述托盘本体通过底面耐磨定位块和侧面耐磨定位块与设备夹具形成三面定位;
所述托盘本体两相对侧面设有工件移动装置适配的多个耐磨限位孔及耐磨限位面。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包括多个定位圆销和多个定位菱销;所有定位圆销位于定位块的一侧,所有定位菱销位于定位块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底面耐磨定位块、侧面耐磨定位块均与所述托盘本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面耐磨定位块包括左侧面耐磨定位块和后侧面耐磨定位块;所述后侧面耐磨定位块对称布置。
优选的,设有三个耐磨限位孔及耐磨限位面,它们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且其中垂线与托盘本体长度方向的中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托盘本体设有侧面耐磨定位块的侧壁设有输送缓冲用隔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8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AGV小车自动上刀、注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