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8596.3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蒋涛;任道全;陈荣;陈亚飞;郭瑞;郁万瑞;孙玉良;韩宏峰;张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0;A23K50/10;A23K10/14;A23K20/163;A23K5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王道川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微生物 处理 改善 芦苇 秸秆 常规 养分 含量 方法 | ||
1.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微贮剂的激活:将微贮剂、红糖和水混合后并搅拌均匀,置于密闭容器中厌氧发酵,得到发酵菌液;
B、芦苇秸秆的预处理:选择干净无霉变的芦苇秸秆,将其切碎成2-3cm长;向粉碎后的芦苇秸杆喷洒所述发酵菌液,并搅拌均匀,得到预处理后的芦苇秸秆;
C、芦苇秸秆水分调控:将预处理后的芦苇秸秆进行水分调控,以使其利于发酵的进行;
D、发酵: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芦苇秸秆置于发酵罐中,塞紧压实并密封,置于室温下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微贮剂、红糖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10:150;所述厌氧发酵时间为3-7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微贮剂为微贮剂A、微贮剂B、微贮剂C或微贮剂D;所述微贮剂A为河南农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第六代加强型秸秆发酵剂;所述微贮剂B为郑州益富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浓缩型复合EM菌种;所述微贮剂C为郑州启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秆发酵剂;所述微贮剂D为自制复合微贮剂,所述微贮剂D由菌种和辅料组成;所述菌种与所述辅料分开储存;所述菌种由植物乳杆菌和/或枯草芽孢杆菌组成,所述辅料由纤维素酶、氯化铵和红糖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贮剂D中,植物乳杆菌为1-5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为2-3重量份,纤维素酶为1-2重量份,氯化铵为5-10重量份,红糖为80-91重量份;或枯草芽孢杆菌为3-8重量份,纤维素酶为1-2重量份,氯化铵为5-10重量份,红糖为80-91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贮剂D中,植物乳杆菌为5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为3重量份,纤维素酶为2重量份,氯化铵为10重量份,红糖为8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对微贮剂进行激活时,所述微贮剂D仅激活菌种部分,辅料部分不参与激活,当厌氧发酵结束后,向发酵液中加入辅料,得到发酵菌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的含量为10-200×109CFU/g。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的含量为20-100×109CFU/g。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的活力为2万U/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改善芦苇秸秆常规养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芦苇秸秆的水分含量控制在50%-70wt%范围内;在步骤D中,发酵时间为3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85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