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地综合整治农田建设工程虫害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8612.9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潘加承;莫树美;杨彬彬;马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01M1/2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3002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综合 整治 农田 建设 工程 虫害 自动化 检测 装置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地综合整治农田建设工程虫害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应用,包括立柱、灭虫灯、红外摄像头及控制系统;所述立柱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农田边;所述立柱侧面设有竖直轨道,上部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向下连出钢索Ⅰ;所述立柱上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匹配设有横向移动装置;每相邻两组所述立柱相对的支撑柱之间均连有钢索Ⅱ;所述钢索Ⅱ穿过横向移动装置;横向移动装置与钢索Ⅱ活动连接;所述灭虫灯与竖直轨道活动套接;所述灭虫灯与提升装置及横向移动装置可拆卸的活动连接;立柱的顶部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装置可以自动检测田间害虫数量,并控制灭虫灯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移动至害虫数量多的地方进行诱杀,灭虫效果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土地综合整治农田建设工程虫害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病虫害防治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危害农作物的有害生物有1600多种,其中害虫830多种、病害720多种、杂草60多种、鼠害20多种。田间杀灭害虫主要依靠喷洒农药,但是喷洒农药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危害,并且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长期撒药也会使部分害虫产生耐药性,减小灭虫效果。部分地区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灭虫灯的形式诱杀害虫,传统的灭虫灯位置固定,不能自动移动,无法诱杀在不同高度下飞行的害虫;同时也不能够检测田间各部位的害虫数量,更不能控制灭虫灯自动移动至害虫数量多的地方进行害虫的诱杀,影响了整体的灭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土地综合整治农田建设工程虫害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可以自动检测田间害虫数量,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灭虫灯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移动至害虫数量多的地方进行诱杀,灭虫效果优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地综合整治农田建设工程虫害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立柱、灭虫灯、红外摄像头及控制系统;所述立柱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农田边;在所述立柱的侧面根据位置布局情况设有竖直轨道;所述立柱的上部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向下连出钢索Ⅰ;所述钢索Ⅰ的端部设有固定环Ⅰ;在所述提升装置的下方设有与立柱连接的连接环;在所述连接环上设有横向的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上匹配设有横向移动装置;每相邻两组所述立柱相对的支撑柱之间均连有钢索Ⅱ;所述钢索Ⅱ穿过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与钢索Ⅱ活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装置的底部设有电缸;所述电缸推杆的端部设有固定环Ⅱ;所述灭虫灯的顶部设有顶板;在所述顶板的侧面设有滑轮,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自动扣合夹Ⅰ及自动扣合夹Ⅱ;所述滑轮与竖直轨道活动套接;所述自动扣合夹Ⅰ与固定环Ⅰ对应;所述自动扣合夹Ⅱ与固定环Ⅱ对应;所述立柱的顶部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灭虫灯、红外摄像头、横向移动装置、提升装置及太阳能电池板均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立柱如果设置在最边或最角上,即只有三个或两个方向设有其他所述立柱,则该位于边角的所述立柱上只布局有三组或两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的灭虫灯均对应相应方向的立柱;所述提升装置通过钢索Ⅰ及固定环Ⅰ连接自动扣合夹Ⅰ,从而悬吊所述灭虫灯,使所述灭虫灯沿着竖直轨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环的作用是避让钢索Ⅰ,所述钢索Ⅰ可从连接环中穿过;所述支撑柱的作用是支撑横向移动装置,并连接所述钢索Ⅱ;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可以带动灭虫灯灯沿着钢索Ⅱ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电缸为三段式电缸,可以向下伸出出,使所述灭虫灯在被横向移动装置带着做横向移动后再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自动扣合夹Ⅱ可以与固定环Ⅱ扣合连接,使所述灭虫灯悬挂在横向移动装置下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红外摄像头用于检测田间害虫数量多的部位,并将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系统,并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提升装置或横向移动装置带动灭虫灯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8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