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9199.8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7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东;刘雯;王振宇;王永生;闫家启;申赛康;孙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C1/02 | 分类号: | H01C1/02;H01C1/14;H01C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 ||
1.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伪火花间隙组件(1)、避雷器组件(2)和伞裙护套(3);伪火花间隙组件(1)包括同轴依次间隔设置的上空心电极(1.1)、中间电极(1.2)和下空心电极(1.3),上空心电极(1.1)和下空心电极(1.3)靠近中间电极(1.2)的一端均设有多个通孔,中间电极(1.2)上开设多个连通上空心电极(1.1)和下空心电极(1.3)的通孔,上空心电极(1.1)、中间电极(1.2)和下空心电极(1.3)外圈设固定有绝缘筒(1.5),下空心电极(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盖板(1.4),第一电极盖板(1.4)上设有通气管;避雷器组件(2)包括中间为中空结构的绝缘环(2.2),绝缘环(2.2)两端分别设置上法兰(2.3)和下法兰(2.4),绝缘环(2.2)内设有氧化锌阀片(2.1),氧化锌阀片(2.1)底部设置有电极(2.5),伪火花间隙组件(1)与氧化锌阀片(2.1)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极盖板(1.6),伞裙护套(3)套设于绝缘环(2.2)外侧,中间电极(1.2)两端为凹形结构,中间电极(1.2)中部为开设多个通孔的电极板,上空心电极(1.1)的一端和下空心电极(1.3)的一端均开设多个通孔,上空心电极(1.1)开设通孔的一端设置于中间电极(1.2)一端的凹形结构内,下空心电极(1.3)开设通孔的一端设置于中间电极(1.2)另一端的凹形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中间电极(1.2)的外圈设有浇筑耳,中间电极(1.2)外侧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绝缘筒(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绝缘筒(1.5)采用陶瓷绝缘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上空心电极(1.1)、中间电极(1.2)和下空心电极(1.3)间距为2~3 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上空心电极(1.1)、中间电极(1.2)和下空心电极(1.3)上的通孔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上法兰(2.3)和下法兰(2.4)一端均设有沉头孔,沉头孔用于定位伪火花间隙(1)和氧化锌阀片(2.1),其直径不小于氧化锌阀片(2.1)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上法兰(2.3)和下法兰(2.4)的一端周向沿圆周等间距设有多个U型凹槽(2.3.1),用于放置绝缘环(2.2),通过U型凹槽(2.3.1)与绝缘环(2.2)的定位实现周向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上法兰(2.3)和下法兰(2.4)的端部均设有连接螺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伞裙护套(3)采用硅橡胶整体压制于避雷器组件(2)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91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收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纸杯表面喷绘快速烘干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