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棒锯区辊道自动化分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9483.5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刘振华;刘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棒锯区辊道 自动化 分组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棒锯区辊道自动化分组控制方法,改变中棒锯区原有的辊道分组,对中棒锯区内的辊道进行重新分组,在冷剪与第一砂轮锯之间的辊道至少分两组,其中一组辊道的长度与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相同;在第一砂轮锯后方的辊道根据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分为两组,两组辊道的长度分别是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的一半;在第二砂轮锯前方的辊道根据第二砂轮锯的定尺长度至少分一组,这一组辊道的长度大于第二砂轮锯的定尺长度,且小于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在第二砂轮锯后方的辊道至少分一组,这一组辊道的长度大于第二砂轮锯的定尺长度。本发明降低锯区辊道运行故障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同时提高辊道运行棒料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锯区辊道,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棒锯区辊道自动化分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企业中,特种钢冷剪后的中棒锯区辊道很长,约67米,根据不同的棒材长度,中棒锯区的辊道一般分为六组,如图1所示,每组辊道由独立的动力驱动。棒材成品的定尺长度一般为4-12米,其中常用的定尺是6米,在辊道运输过程中如果要高效率地满足快节奏的生产,需要每一个定尺段在辊道上间距不能太大。但在自动化控制上,为保证两段定尺间不会交叉及逻辑判断的要求,需要在全自动化控制时前后两个定尺段间保证一组辊道的间距。因此要同时满足以上两个要求,需要每一组辊道的长度不能太大,理论上与定尺长度一致为最好。但定尺长度为不定值,因此辊道长度不能给出一个确定值。目前,原第一组长度为12200mm,原第二组长度为3400mm,原第三组长度为9170mm,原第四组长度为14400mm,原第五组长度为14000mm,原第六组长度为13970mm。显然原第一、四、五和六组的长度过长,造成自动化控制时锯区辊道的运行跟不上冷剪的生产节奏。
目前在中棒锯区的辊道上前后安装两个砂轮锯,第一砂轮锯位于原第三组的首端,第二砂轮锯位于原第六组的首端,其中,第一砂轮锯是倍尺锯,倍尺长度为7.5米到24米,常用的倍尺长度是12米。但是针对现有的辊道分组,原第三组的长度约10米,不能满足倍尺长度为12米的情况,因此定尺挡板需要设置在原第四组的前端,在实现自动控制时,要把棒料运到定尺挡板位置,原第三组和原第四组辊道必须同时启动,但是因为第二砂轮锯正在锯切或者原第五辊道有棒材,则原第四组辊道上有棒材,第五组辊道上也有棒材,不能满足前后两个定尺段间保证一组辊道的间距,导致上游的棒料不能运送到第一砂轮锯处,锯区生产节奏收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棒锯区辊道自动化分组控制方法,降低锯区辊道运行故障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同时提高辊道运行棒料的能力。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棒锯区辊道自动化分组控制方法,改变中棒锯区原有的辊道分组,对中棒锯区内的辊道进行重新分组,具体如下,
在冷剪与第一砂轮锯之间的辊道至少分两组,其中一组辊道的长度与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相同;
在第一砂轮锯后方的辊道根据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分为两组,两组辊道的长度分别是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的一半;
在第二砂轮锯前方的辊道根据第二砂轮锯的定尺长度至少分一组,这一组辊道的长度大于第二砂轮锯的定尺长度,且小于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
在第二砂轮锯后方的辊道至少分一组,这一组辊道的长度大于第二砂轮锯的定尺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砂轮锯与冷剪之间的辊道分为三组,分别是第一组辊道、第二组辊道和第三组辊道,其中,所述第一组辊道和所述第二组辊道的长度分别为第一砂轮锯的倍尺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三组辊道的长度是第一组辊道长度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9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