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生态受损斑块植被重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0178.8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洪;谢鑫;董泽靖;司美艳;田森林;赵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A01G24/20;A01G24/22;A01G24/15;A01G24/10;A01G24/30;A01B79/02;A01B79/00;C05F17/20;C05F17/50;C05G3/8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张玉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草地 高山 草甸 生态 受损 植被 重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生态受损斑块植被重建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低温发酵制作备用基质;(2)原生草种选择:选取草籽,并进行预处理;(3)土壤翻耕:翻耕并施加保水剂,与翻耕土壤混合均匀后浇水,其上依次覆盖备用基质—草种—备用基质—干牛粪;(4)管理与养护。本发明提供的植被重建方法在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斑块生态受损区具有广泛适用性,该保水剂和备用基质的施用不仅能增强植物对高寒高海拔环境耐受性,提高植株成活率达90%,显著改善斑块生态破坏区土壤肥力和生物群落,同时降低了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斑块生态受损区恢复成本,解决了植被重建困难问题,为高原地区生态受损斑块土壤的科学管养提供技术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生态受损斑块植被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下,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的破碎化现象,生境破碎化被认为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草原破碎化斑块区不能实现自我修复,导致土壤性状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随时间延长,破碎化斑块区不断侵蚀周边草原,加速生态系统退化。因此,研究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生态受损斑块土壤植被修复对生态和植物群落组成具有重大意义。
西藏自治区饲养牛、羊、马等众多,日均粪便产量多达20kg/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游牧民族逐渐摆脱收集牲畜干粪便用于生火等习惯,使得牲畜粪便四处散布于高山草甸。经雨水冲刷之后,未经收集粪便随水流向附近河流、溪流,造成高寒高海拔区面源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收集牲畜粪便用以堆肥对高山草甸生态面源污染修复和生境破碎化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藏沙蒿属多年生草本,一茬种植可生长十年以上,其嫩叶具有止咳化痰功效,其草籽可榨油,出油率达10%;其根茎发达,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具有极高的防风固沙能力。晚秋之际,收割草籽后的藏沙蒿可做牛羊饲料。故该植物兼具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高寒高海拔地区草原生境破碎化导致周边土壤侵蚀、生物群落减少,放牧面积减少,故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开展生态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地域环境影响,生态破坏区肥力不足,修复困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牛粪、秸秆等为原料制作出具有较高肥力的基质,并采取保温措施,以实现废物利用和生态修复的双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生态受损斑块植被重建方法,该方法可在水资源缺乏、气候寒冷地区,通过低温发酵技术、结合种植技术从而改变斑块生态破损区恢复率低及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促进高寒高海拔地区斑块生态区重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法:
一种高原草地和高山草甸生态受损斑块植被重建方法,平均气温7.6℃,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10.1℃,通过低温发酵堆肥制备养分,施加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原生植被根部,提高植物存活率和生长量,实现地区生态修复。
优选地,所述低温发酵是在平均温度为3-13℃的大棚内,在鲜牛粪中加入调理剂,加水调节含水量至50-65%,加入低温发酵剂,发酵24小时。
优选地,所述调理剂为青稞壳或麦麸皮中一种或两者混合物,调理剂与牛粪质量比为1:3。
优选地,所述低温发酵剂为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粉剂,各菌种粉剂质量比为1~1.3:1~1.3:1~1.5制成发酵菌剂,该发酵菌剂与鲜牛粪施加质量比为1:50~80。
优选地,待发酵完成后,加入的青稞秸秆为长度3-6cm的干青稞秸秆,其中鲜牛粪与干青稞秸秆质量比为1-1.5:1。
优选地,所述的再次发酵为调节预备基质材料含水量至50-70%,盖密封膜发酵,当粪堆发酵温度达65℃进行搅拌,使其内外层得以充分发酵,盖膜发酵,当温度再次达65℃,继续搅拌,再次盖膜发酵,直至堆肥温度低于30℃,得到堆肥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惯容-阻尼-刚度的流体式实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管套管转接件及气管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