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发动机后处理封装单元的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0255.X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法忠;任刚;殷世福;文毅;吴弘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张继巍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处理 封装 单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后处理封装单元的封装方法,根据所选取的筒体,结合后处理封装单元设计要求设定GBD上限值和GBD下限值、设定缩径后筒体外径上限值和缩径后筒体外径下限值‑测量选取的载体外径、衬垫表面积及衬垫质量,测量筒体壁厚,取缩径后筒体外径理论值‑根据载体外径、筒体壁厚、衬垫表面积、衬垫质量及缩径后筒体外径理论值计算目标GBD‑根据GBD上限值或GBD下限值计算目标筒体外径‑根据目标筒体外径计算目标GBD重复‑将包裹有载体的衬垫填入筒体内,按照目标筒体外径进行缩径并端口整形。本发明后处理封装单元的封装方法更加精确控制GND,提高了封装单元的产品一致性,使得封装单元的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后处理封装单元的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领域中,后处理系统的封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后处理系统封装包括进气组件的装配、载体的封装、出气组件的封装以及系统总成的封装。其中,后处理的封装单元是指催化剂载体、衬垫和筒体的总称,通过衬垫与筒体、载体之间的摩擦力保持相互之间不发生窜动。
GBD是用于控制封装单元压力的一项参数。目前,现有生产厂家装配封装单元的方式为简单塞入式,是将包裹好的载体装入大尺寸筒体中,再从筒体外侧对GBD区域进行缩径。由于装入时筒体尺寸较大,该方法的缺点有:使用的筒体尺寸较大,不利于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另外,筒体尺寸是经过计算得出的尺寸(从产品规定的目标GBD值范围内选取一个中值并求解出理想的不锈钢筒体直径),载体尺寸和衬垫重量随机离散范围较大,采用GBD中值计算,部分筒体直径计算结果不在合格尺寸区域,若计算结果超下限被输出,缩径时,将筒体直径缩小到目标值后,还需要进一步压缩以抵消反弹变形,此时将会对已经塞入的载体产生过渡的压缩力,导致载体碎裂的风险增大。如果计算缩径尺寸超上限,衬垫压缩距离达不到要求,载体在使用中背压较大时出现松动的几率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衬垫的性能。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110578593A、申请公布日2019.12.17)公开了一种后处理封装单元及其组装过程,组装报告包括以下步骤:多点测量催化剂载体的直径,取催化剂载体的直径平均值记为A,测量衬垫的重量B和衬垫的面积C,计算衬垫的面密度D=B/C,根据GBD=2D/(E-A)计算确定封装单元的壳体内径尺寸E,其中,GBD中值确定。该发明专利申请就是采用GBD中值计算,若计算结果超下限被输出,缩径时,将筒体直径缩小到目标值后,还需要进一步压缩以抵消反弹变形,此时将会对已经塞入的载体产生过渡的压缩力,导致载体碎裂的风险增大;若计算缩径尺寸超上限,衬垫压缩距离达不到要求,载体在使用中背压较大时出现松动的几率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衬垫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更加精确控制GBD范围、产品一致性更高的柴油发动机后处理封装单元的封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柴油发动机后处理封装单元的封装方法,后处理封装单元包括载体、衬垫和筒体,所述封装过程具体如下:
1)根据所选取的筒体,结合后处理封装单元设计要求设定 GBD上限值和GBD下限值、设定缩径后筒体外径上限值和缩径后筒体外径下限值;
2)测量选取的载体外径、衬垫表面积及衬垫质量,测量筒体壁厚,取缩径后筒体外径理论值;
3)根据载体外径、筒体壁厚、衬垫表面积、衬垫质量及缩径后筒体外径理论值计算目标GBD;
若目标GBD>GBD上限值,则目标GBD取GBD上限值,执行步骤4);
若目标GBD<GBD下限值,则目标GBD取GBD下限值,执行步骤4);
若GBD下限值≤目标GBD≤GBD上限值,取目标筒体外径=缩径后筒体外径理论值,执行步骤6);
4)根据GBD上限值或GBD下限值计算目标筒体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基于电阻率检测的兰炭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