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0385.3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戴圣龙;冯朝辉;臧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F1/053;B2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谢怡婷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的制作方法,铝合金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00、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形成制作原料;S200、在熔炼炉中将制作原料融化成金属液;S300、对金属液进行精炼;S400、采用动态控温的高温长时的工艺对精炼后的金属液进行静置处理;S500、将经过静置处理的金属液浇铸成合金铸锭;S600、对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S700、将合金铸锭锻造成为坯料;S800、对坯料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具有不仅使铝合金淬透厚度变得更大,同时还提高了铝合金的屈强比,进而使铝合金综合性能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材料因其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加工性能优异、可焊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的优点,而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铝合金如7×××系(Al-Zn-Mg-Cu系)铝合金成分中具有Zn、Mg、Cu等元素,其因淬透厚度较小,屈强比较低,进而使综合性能受到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及铝合金的制作方法,不仅使淬透厚度变得更大,同时还提高了屈强比,进而使综合性能得到了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成分中含有Zn、Cu和Mg,按质量百分比,按质量百分比,5.2≥Zn/Mg≥4,6.4≥(Zn+Cu)/ Mg≥5,Cu/Mg≥1,13≥Zn+Mg+Cu≥10。
较优地,按质量百分比包括:Zn6.2~9.0%,Mg1.0~2.0%,Cu1.2~2.0%,Zr0.08~0.15%,Si≤0.06%,Fe≤0.08%,其它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
较优地,所述其他杂质的种类为至少两个,任意一种所述其他杂质≤0.05%。
一种铝合金的制作方法,用以制作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铝合金,包括步骤:
S100、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形成制作原料;
S200、在熔炼炉中将制作原料融化成金属液;
S300、对金属液进行精炼;
S400、采用动态控温的高温长时的工艺对精炼后的金属液进行静置处理;
S500、将经过静置处理的金属液浇铸成合金铸锭;
S600、对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
S700、将合金铸锭锻造成为坯料;
S800、对坯料进行热处理;
其中,在步骤S200中融化温度为680℃~780℃,在步骤S300中,精炼温度为690℃~750℃,在步骤S500中浇铸初始温度为700℃~720℃,并且浇铸速度为15~200mm/分钟。
较优地,在步骤S400中,对金属液进行静止处理的时间大于或等于45分钟。
较优地,步骤S400包括步骤:
S410、将金属液升温至750℃,并保温3分钟以上;
S420、将金属液升温至780℃,并保温10分钟以上;
S430、将金属液降温至750℃,并保温3分钟以上;
S440、将金属液降温至720℃,并保温3分钟以上。
较优地,步骤S600包括步骤:
S610、第一级均匀化处理,均匀化温度为400℃~4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